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卖国求荣(卖主求荣是什么意思)

2025-10-02 00:47:1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卖国求荣的解释

卖国求荣 mài guó qiú róng 【解释】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六:“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擢用。

勾结 投靠 敌人 , 出卖 国家 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成语出处: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六:“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擢用。全忠薄其 为人 ,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 致仕 ,斥楷归田里。

拼音:mài guó qiú róng解释: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六:“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擢用。

卖国求荣mài guó qiú róng [释义] 荣:荣华富贵。指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语出] 宋·洪迈《容斋续笔·朱温之事》:“及(朱金忠)篡唐之后;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

卖国求荣 解释】: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出自】: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六:“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成语卖国求荣读音màiguóqiúróng释义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卖国求荣是不是贬义词

1、道貌岸然,长得一副人样其实做起事来不是人 卖国求荣,贬斥卖国贼的四字词语 尖酸刻薄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不给人丝毫回旋的余地,使人感觉没有人情味。

2、道貌岸然、一丘之貉、外强中干等,都是贬义成语。道貌岸然: 【解释】: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3、贬义词如:贪婪、虚伪、阴险、自私、软弱、恶毒、卑鄙、虚荣、愚蠢、下贱、呆滞、武断、固执、丑恶、狭隘、蛮横、凶残、残忍、狡诈、疯狂、骄横、粗野 【注】有时贬义不是绝对的,要看语境。

清政府哪一年卖国求荣?

年(宣统二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

年6月11日,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为首的八国联军2000余人,攻陷大沽口自天津登陆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北京城。

备注:回答根据1977年中华书局版《清史稿》。清朝,上起1644年下迄1911年,共经历了268年。图为咸丰帝与慈禧太后 清朝,二百多年间,共有12个皇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满姓爱新觉罗。

清朝:明朝末期女真部落的首领在1616年建立了大金国,历史上称为后金。到1636年皇太极夺取锦州城并且得到传国玉玺以后改国号为大清。

掠夺原料,开设工厂,资本输出,带动本国工商业的发展,然后轻易赚到你几辈子都赚不来的钱。

历史上有哪些国难当头却卖国求荣的人?

1、中华五千的历史文化,不仅有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也出现过了一些国难当头却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

2、第二名:李鸿章。李鸿章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不仅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卖国条约出自他手,而且他极力主和,让西方人看轻我中国人,视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李中堂排在第二位可谓当之无愧。第三名:袁世凯。

3、李林甫(唐朝) 收罗党羽,结党营私;唯庸才是用,以固其权。他广收贿赂,生活奢侈。致朝风日益腐败,终于酿成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王莽(汉)专权霸政,终篡汉自取。黄皓(三国)纵后主淫乐,朝治日益腐败。

4、汪精卫:抗日战争爆发后,汪精卫虽然在口头上说要抗战,骨子里却是对抗战和日军畏惧到了极点。

5、年6月11日,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为首的八国联军2000余人,攻陷大沽口自天津登陆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北京城。

6、除了赵构以外真的想不到其他人了,赵构身为一国君主对于金国入侵的百般忍让,甚至还残害忠将保全自己。重用小人张俊,让秦桧为自己背了千百年的黑锅,这样的行为除了是卖国求荣的小人,真的想不到其他的形容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