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输血三个法律法规(输血的法律法规)

2025-10-11 11:48:23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法律依据:《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保护患者、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输血治疗安全。

法律分析:临床输血分级管理制度:用血科室必须严格掌握用血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应用血液资源,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保证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输血适应证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输血管理制度如下: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单,正确准备试管,并将条码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上。

输血管理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管理制度是 申请输血前由职业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实行谈话签字制度。病人签定《输血同意书》,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输血法律法规

1、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进行输血治疗是,医生应当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输血的目的、方式和风险,并有家属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2、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根据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显示,医院输血科应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卫生行业标准。

3、法律主观:住院输血当地医保规定可以报销的能报销。输血产生的费用项目有:血费、用血互助金、输血材料费、输血手续费。

4、法律分析:严格控制600毫升以下的输血申请,失血量是600毫升以下原则上不输血,确因病情需要须经科主任及医务部批准后方可输成分血。患者的血红蛋白低于80g/L以下,血细胞压积低于30%以下才可以考虑输血。

5、法律依据:《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保护患者、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输血治疗安全。

输血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法律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临床用血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并根据自身功能、任务、规模,配备与输血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

法律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第二条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血液制品主要法律法规:第一条 ;为了加强血液制品管理,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保证血液制品的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法律分析: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保护患者、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输血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