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投诉(交通投诉举报平台)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投诉交警
- 2、交通违章投诉电话
- 3、交警怎么举报投诉
- 4、交通问题如何投诉
- 5、投诉交通警察怎么投诉
如何投诉交警
【法律分析】:1.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通过12345热线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转接热点。
2.或者拨打122报警服务台,其次也可到各市的交通委员会举报投诉中心进行投诉。
3.到各级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进行投诉。
4.到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投诉交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一十条 执行职务的交通警察认为应当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给予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可以先予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并在24小时内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应当在15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接受处理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交通违章投诉电话
交通违章申诉电话可以通过打114查询;交通违法申诉流程:
1、到车管所的违章处理窗口办理违章;
2、提交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等资料,并领取违章处罚决定书;
3、向工作人员提出申诉并填写行政复议申请表;
4、带上行政复议申请表、处罚决定书、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等资料到当地的公安部门提交申请;
5、申诉受理后交管部门会重新对本次违章的违章内容和处罚作出核对,并在七个工作日内给与答复以及相应的措施;
6、如果对于复议以后的结果还是不服,则可以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
交警怎么举报投诉
法律分析: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通过12345热线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转接热点。或者拨打122报警服务台,其次也可到各市的交通委员会举报投诉中心进行投诉。到各级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进行投诉。到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投诉交警。
如果需要投诉交警可以到各市交通委员会举报投诉中心、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或者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投诉。 还可以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在根据具体情况转接热线,也可以拨打122报警服务台,是我国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为受理群众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具体反映情况。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行政执法活动,应当接受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公安机关督察部门应当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法律、法规和遵守纪律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
2、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不严格执法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查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交通问题如何投诉
投诉交警打什么电话
可以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再通过12345热线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转接热线,也可以拨打122报警服务台,是我国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为受理群众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指挥调度警员处理各种报警、求助、同时受理群众对交通管理和交通民警执法问题的举报、投诉、查询等而设的部门。
投诉交通警察怎么投诉
法律分析:当事人如果认为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投诉维权:
(一)向交警总队进行投诉(二)向该交警所在的公安局警务督察队投诉(三)向区、市法制办进行投诉
相关部门联系方式,建议通过114或搜索官方网站查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行政执法活动,应当接受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公安机关督察部门应当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法律、法规和遵守纪律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条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八条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十一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