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低保和五保的区别(五保和低保的区别是啥呀)

2025-09-15 18:06:48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五保户?和低保什么区别?

一, 五保户就是农村中的三无人员,什么是三无人员?

1无儿无女无法定赡养义务人,即使有儿女,也是那些无法照顾和赡养自己的重度残疾人,或者是年迈的父母,他们的生活本应由自己来照顾,可自己也无能为力。

2,无劳动能力,首先必须自己已经达到60岁或超过60岁,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就是那些重度的残疾人。

1,一二级肢体残疾人无劳动能力

2,一级视力盲残残疾人无劳动能力

3,一级,二级,三级智力残疾人无劳动能力

4,一级,二级,三级精神残疾人无劳动能力

以上这些都是重度残疾人,他们都属无劳动能力,只要他们符合上述条件,如无生活来源,无人照顾,即使有监护人,监护人也因为年迈没有这个能力,照顾这些重度残疾人,这些重度残疾人可以在未成年时就可以成为五保户,也包括未成年的孤儿。他们都可以去申请无保户。

3,没有生活来源,手里没有存款,即使有少量的还是可以的,这就是三无人员。是评选五保的最主要条件,缺一不可。无儿无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超过60岁,必须是本村的户口,或是当地居委会的户口。农村户口的五保户是可以有承包地的。

五保户,又叫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保吃,保穿,保住房,保看病有医疗,保死后丧葬有人管。这就是五保。都是由国家供养。有集中在敬老院,整天衣食无忧。也有农村散养的五保户,每年都有7000到8000元,完全满足每年的生活需要,农村中的特困供养人员(五保户), 其中的残疾人的两项补贴是不可以享受的,因为他们的日常开销,足可以满足生活的需要。所以,两项补贴和五保金是不可以兼得的。

二,低保户:农村的低保户是以户为单位才叫低保户,低保户首先是当地户口,本村村民有承包地。

低保户的家庭收入,要低于当地最低保障线,打个比方说,当地的低保线,每年6000元,你家的年收入不能超过6000元,这才可以去申请。不能有城镇商品房,私家车,包括轿车,出租车,营运的货车也不能有大型的农机具,不能有各类营业工商执照,不能有几千元以上的高档手机,超高的智能家用电器,也不能有高档的服装鞋帽,高档的奢侈品。不能有超过低保线的大额存款,不能有股票基金,各类证券等。

低保户的补助金,农村是差额补助,比方说:当地的保障金是6000元,你家里有三口人,一年就应该是1.8万元,看着还真挺诱人,别高兴的太早,这些钱不是都给你家的,既然是差额补助,要去掉你家的收入,有承包地的收入国家给的各类补贴,出外打工赚的钱,养殖业外边另过的儿女们的赡养费等等,七凑,八凑加在一起,就是你家的一年的收入,如果你家最低保障资金是1.8万元,减去你家的收入一万元,剩下的8000元,就是你家三口人一年的低保金,除以三,一年一人应得2666元再除上12个月一个月一口人大概在222元左右。这就是差额补助。

另一种是低保边缘户,所谓的边缘户,就是你家的年收入超过了当地最低保障线一点儿,最高也没超过当地最低保障线的1.5倍,比方说:低保线是6000元超过1.5倍就是6001元到9000元之间就属于低保边缘户,这样的家庭只能在春节期间享受临时救助 ,救助的资金要比低保户少一半,参保合作医疗时,能免一半的费用。低保边缘家庭中有残疾人的是可以享受两项残疾人补贴。与低保金一起可以兼得。他们里边有重度残疾人的,可以享受脱离家庭实行单人保

1,一二级肢体残疾人属重度残疾人

2,一级视力盲残,属重度残疾人

3,一级,二级,三级智力残疾人属于重度残疾人

4,一级,二级,三级精神残疾人属于重度残疾人。

以上这四种人是可以享受脱离家庭,实行单人保。

以上就是五保和低保之间的区别。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五保对象也可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法律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第九条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一)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五)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

一般五保户都享受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但低保户不一定是五保户。

“五保户”:是指城乡居民,终身未婚、或已婚未生育子女,以及身体残疾;身边没有子女赡养的孤寡老人,年满60岁后无生活保障;需要依靠政府救助的人和家庭。

“低保户”:是指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平均收入,低于所在地政府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下”,生活困难的人和家庭户;经户口所在地人民政府,上门入户走访调查,暂时性给予生活保障金救助的人和家庭;“低保”是一年一评,家庭收入达到或超过“低保线”以上的;经复议审查确认,下一年度取消低保救助金。低保救助政策是临时阶段性救济,不能终身享有的。

低保救助:

①:因患重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无固定经济来源,家境贫寒生活无保障的人、家庭成员。

②:突发自然灾害,造成家庭生活无保障;需要政府关怀的人和家庭。

③:家境贫寒无经济收入,还要供养子女上学的;尤其是贫困地区家庭,子女上大学是无生活保障的;需要政府给予救助的家庭。

④:“二级”重度残疾以上,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保障的残疾人;纳入政府救助体系。

⑤:其他符合低保救助条件的……

主要区别

五保户,需要“受养人”提出书面申请,与户口所在地社区(村委会)签订“五保供养协议书”,报政府民政部门批准;社区(村委会)对“受养人”履职“五包”责任,即:包吃、包住、包穿、包医、包葬。

签订五包合同后,村委会(社区)按合同尽责,给予五保户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直至终老安葬。

五保户死亡后,生前的宅基地、房产、及生前有价证券,纳入村集体(社区)所有,与“七大姑八大姨”不相干。

什么是五保户。和低保户什么区别?

——五保户

1.享受五保户待遇的条件

①终生未婚

②无配偶

③无子女

④鳏寡孤独

⑤无生活来源

⑥年满六十周岁

2.五保户供养金

①供养金:735元 12个月

②养老金:110元 12个月

③年关节补助:200 500

④去世丧葬费:8000

(但是必须火化)

——低保户

1.享受低保户待遇的条件

①家庭极度贫困,核定人平纯收不得超过4030元

②不得有商品房和小 汽车

③不得有大额存款

④因病致贫

⑤因残致贫

2.低保户最低生活扶助金

200 300元 12个月/每人

看了以上五保户和低保户的不同的前提条件,你就知道两个之间不同之处。

以上是我个人对本地正在实行的政策简要的给你回答,希望能够帮到你。

五保户是,终身一个人,到老没有法定人照顾之人,这其中就有残疾所造成的,家庭破产所产生的,年轻不势力所造就的等,低保户的性质是国家税费改革后,应对收税的政策逻辑而产生国家政策,低保户不论什么样的人群低于了地方人均收入的人都可以纳入,根据现行税费的逻辑,是人有消费就有税产生,人无时无刻都在为国家产税,哪么国必须得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保碍,所以有了低保户的产生

一:五保户:

五保户:是指无儿无女、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进入老年,没有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年人;

五保是指: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安葬,体现了 社会 制度的优越性;

五保老人、有村组、民政部门共同养老与安葬;五保老人去世后,其财产归村组所有;

二:低保户:

低保个人(家庭),是指个人或家庭:①:因天灾人祸,残疾、智障,没有收入、生活不能自理;②:个人及家庭的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水平;

此类人员及家庭:①:有政府发给最低生活费用,②:有财政支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交费的费用;

低保户,当个人及家庭的收入、高于当地平均值以后,就要去销低保的待遇;

第一,什么是五保户?

所谓的五保户,就是指对农村中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的老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实行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如果是孤儿就保教)的五保政策,而且这种政策是终身制的,只要成为五保户,就可享受终身。

简单的说,五保户属于无儿无女,无依无靠,需要政府帮助生存的人。他们的确定需要自己或者委托他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当地相关组织确认后,与户口所在地的社区或者村委会签订五保供养协议,报所辖地区民政部门批准。责任单位负责对五保户落实五保责任,保障其基本生活,直至终老安葬。

第二,与低保户有什么区别?

低保户主要是指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最低标准,也就是包括天灾人祸,重大疾病等因素,或者在所谓的生活保障线以下的生活困难群体。他们的确定是由户口所在地政府相关人员入户走访调查,确定核准后,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属于阶段性的一种救济方式。一般是一年一评,待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就会在下一年度取消救济。

换句话讲,虽然五保户和低保都属于民政局管,但是它们的区别还是蛮大。五保户主要是没有劳动能力,无儿无女,无人赡养抚养。所以属于终身制救济;而低保户是指当事人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天灾人祸,重大疾病,收入低于当地生活保障线等,由政府给予必要帮助,不过这属于阶段性救济,需要一年一评,不是终身制。

关注燎原杂谈,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五保户,定型于1994年下发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评定标准为“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现在“五保户”被《 社会 救助暂行办法》中的“特困人员”给合并,评定标准几乎等同前文所述,享受政策则是“(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疗; (四)办理丧葬事宜”

低保户,最初主要针对城市居民,最早提出是1997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定型于1999年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此后,针对低保人群是否应该包括农民的争议不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将这个问题推到风口浪尖,结果在2003年低保政策开始向农村发展,2004年基本定型。目前,城乡低保都划入《 社会 救助暂行办法》,评定标准为“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综上,“五保户”=“特困人员”比低保还贫困,享受的政策也要更多一些,

一、什么是五保户

五保户是指农村中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弱,孤,残的农民,其生活由集体来供养,实行了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简称为‘五保’,享受五保待遇的家庭则叫五保户

二、什么是低保户

低保户就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的生活保障制度

三、五保户和低保户的区别

1.五保是全保

五保是无儿无女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才能享受

2.

低保是对城乡因病,因残生活出现困难的人员的一种政府救助,标准要低于五保

四、五保户申请条件

1.村民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村委会向镇 社会 事务办领取《农村五保户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并交给村民申请填写或村委会代填,村委会审批签章后,报镇 社会 事务办

2.镇 社会 事务办入户核实后,将审批表一式三份报镇政府审批,并加盖镇政府公章,一份镇存查,一份交村委会,一份报区民政局并且领取巜农村五保供养证书》,镇将供养证书填写,编号,并且加盖镇政府公章后交五保户本人收执

3.实行集中供养的,由镇政府每个月按照标准发给五保户供养费或集中在敬老院统一供养,实行了散居亲属供养的,由镇政府,受委托的扶养人和五保的对象三方签订《农村五保户供养协议书》一式三份,三方可各执一份,受委托抚养人应负责五保户的供养问题

五、低保户的申请条件

凡持有非农业户口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达不到117元的城市困难居民,不论其年龄,职业, 健康 状况,住所以及单位性质如何,都应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六、结语

1.农村有两种弱势群体,就是五保户和低保户了,国家为了保障到这两个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专门出台了相应的福利政策,五保户和低保户同样都是农村受助的对象

2.若是有符合五保和低保申请条件的,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得到属于自己的权益

低保和五保的区别

1、概念不同。“五保”是指三十年前农村对孤寡老人、孤儿、丧失劳动能力的孤独残疾人等实行的保障政策,“低保”是现在实行的对城乡特困户采取的救助政策。

2、保障范围不同。“五保”是指保吃、穿、住、医、葬(对孤儿是指保教)。 “低保”是指每年国家给予困难人员一定的生活补助费。

3、保障规定不同。“五保”是指保终生,一保到底,“低保”是动态管理,每季度或年度根据低保人员积极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调整。

4、保障的透明度不同。“五保”都是家喻户晓,不会出现冒名顶替的不正常情况,而在某些地方“低保”会出现暗箱操作,被当权者或其亲属冒领的不正常现象。

五保和低保的区别是啥呀

【法律分析】:五保与低保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五保是指三十年前农村对孤寡老人、孤儿、丧失劳动能力的孤独残疾人等实行的保障政策,低保是现在实行的对城乡特困户采取的救助政策;2、保障范围不同,五保是指保吃、穿、住、医、葬(对孤儿是指保教),低保是指每年国家给予困难人员一定的生活补助费;3、保障规定不同,五保是指保终生,一保到底,低保是动态管理,每季度或年度根据低保人员积极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调整;4、保障的透明度不同,五保都是家喻户晓,不会出现冒名顶替的不正常情况,而在某些地方低保会出现暗箱操作,被当权者或其亲属冒领的不正常现象。

【法律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依照本办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的司法救助。 诉讼费用的免交只适用于自然人。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 (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 (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 (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五)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五保和低保的区别

一、概念的区别

农村五保户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农村居民,即指60岁以上无赡养人的老人,或无抚养人的未成年人。

农村低保户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所有农村居民。

二、受助对象的区别

农村五保户保障对象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抚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农村低保户保障对象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三、救济方式的区别

农村五保户救济的内容有供给粮油和燃料;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妥善办理丧葬事宜;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的,需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农村低保户的救济方式则是每月领取200—1000元的资金救助(根据当地经济水平所决定救助资金的多少)。

扩展资料: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第十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村五保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村低保户

五保户和低保户的区别

【法律分析】: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不是一个概念,农村低保户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居民。农村五保户指农村中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弱、孤、残的农民,其生活由集体供养,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简称“五保”。享受五保待遇的家庭叫五保户。

【法律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第十条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什么是五保户?和低保什么区别呢?

五保户的定义为保吃、保住、保穿、保生病治疗,和死后保安葬。它主要针对的是我国农村的无劳动能力老人或者儿童设立的一项政策,而且五保户的申请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是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第二是没有劳动力的人,第三是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第四是老年人,残疾人或者未满16周岁人,所以。五保户的年龄是有要求限制的,就是需要未满16周岁和已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

低保的定义为指最低的生活保障制度,它主要是针对家庭发生重大因病因灾而导致家庭特大支出给予的一项生活保障补助。

五保和低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申请对象不一样和年龄不一样,五保护的年龄在未满16岁和已满60岁,而低保没有年龄限制。在申请针对的对象上,五保和低保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因为生活没有来源要政府的帮助支持来保障生活。

五保和低保的金额也不一样,我所了解的在我的地区五保护一个月的生活标准为600元一个月,而且五保户还需要有监护人,监护人就是有义务和责任给五保户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帮助,同时监护人也有生活补贴,是80块钱一个月。

低保是针对生活因重大支出而导致生活困难的一类人,他们的年龄没有限制,所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家人,他们享受的标准分为村和城镇,当然城镇的低保要比农村的低保高一些,农村低保的基础保费为315元,而城镇低保为415元,相差还是很大的。

在申请条件上,无保和低保也有区别。五对象比较特定,低保只是生活收入远远小于生活重大开支。收入经完全不能支撑他们的重大开支,这样可以申请低保。

两者比较相同的就是,五保和低保的审核都比较严格,都必须是开支远远大于收入,在申请方面都需要向当地的政府提出申请,然后政府人员进行入户核实,把材料提交到民政局审核,由民政局审核完毕以后第2个月发布五保金和低保金,审核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