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假工资(事假工资怎么扣除)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事假工资怎么计算?
- 2、事业单位职工事假工资规定
- 3、请事假有工资吗
- 4、事假工资怎么算2022
- 5、事假有工资吗
- 6、请事假扣工资多少
事假工资怎么计算?
1、按照事假当月计薪日计算日工资。即将当月工资除以当月计薪日,得出日工资金额。这样做的缺点是,每月的计薪日不一致,当工作日少的月份请事假扣除的工资会比工作日多的月份多,而在工作日多的月份请事假就相对划算;2、按照全年月平均计薪日计算日工资。全年一共52周,有104天休息不计薪,拿365天减去休息的天数,得出261个计薪日,分到12个月,就是21.75天(注意,全年有11个国定假日不工作,却计薪。因此月平均工作日是20.83天)。通过上面这篇短文,小编告诉了大家事假范围包括哪些情形。事假的情况很多,只要是员工因为个人原因办私事,都可以列入事假范畴。只要是正规的用人单位,都有一套请假制度。员工请事假的话,人事部门会审核,如果请假的天数较长,还可能由总经理签字批准。
事业单位职工事假工资规定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事假扣工资的规定如下:
1、员工在一年内累计请事假不超过二十天的或者一次请事假不超过十五天的,不扣工资;
2、员工在一年内累计请事假超过二十天的或者一次请事假超过十五天的,超过的天数的工资按照员工原一天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放;
3、员工在一年内累计请事假超过三十天的,超过的天数按照员工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五十发放;
4、员工在一年内累计请事假超过六十天的,超过的天数不发工资;
5、如果员工在没有经过允许请假就擅自离岗的,或者假期期满还没有回归岗位的,按照旷工处分,如果旷工六天以下的,需要扣除旷工天数的工资,旷工一个星期以上的当月工资不发放。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一条,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请事假有工资吗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请事假,事假月工资可以按照月平均计薪天数21.75天来折算扣除工资。同时企业对应的福利待遇或者相关的绩效考核工资存在影响,比如部分用人单位规定的全勤奖等可能会因劳动者请事假而不予发放。综上所述,因为我们并不清楚怀孕期间休假的具体状况,女职工整个怀孕的时间最低也有9个月,有一部分职工从怀孕一开始就隔三差五的向公司请假,有工资的只能是受法律保护的产假期间,或者前期正常的请病假,其他无故请假的情况下没有工资。
事假工资怎么算2022
一般职工请事假的不发当天工资,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炊事人员、勤杂人请事假每一季度在二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超过两个工作日以上的,其超过天数不发给工资。婚丧假在三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超过三天的天数,不发工资。
请假扣工资标准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1、事假。按规定,事假一天扣工资数额=月薪÷21.75。21.75为劳动法规定的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病假。按规定,病假一天扣工资数额=月薪÷21.75X40%,其中40%为最大扣款比例,一般公司扣款比例低于40%,且部分公司设有一定天数的带薪病假。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条
机关、事业单位已安排年休假,工作人员未休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一)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二)请事假累计已超过本人应休年休假天数,但不足20天的。
事假有工资吗
请事假后工资一般不会全额发。公司会根据员工的请假天数来相应的扣除员工的工资;而扣除后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公司不能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请事假扣工资多少
法律分析:请假是否扣工资及扣多少工资由请假事由决定:事假。按规定,事假一天扣工资数额=月薪÷21.75。21.75为劳动法规定的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工资3500事假1天扣160.92元钱。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劳动法》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