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工费怎么赔偿(工伤误工费怎么赔偿)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误工费怎么赔偿标准
- 2、工人受伤误工费怎么赔偿
- 3、误工费怎么赔
误工费怎么赔偿标准
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1、受害人由于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到定残日前一天;2、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3、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比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工人受伤误工费怎么赔偿
工人受伤误工费赔偿如下:一、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全额报销;二、住院期间护理费:治疗期间至评残前由用人单位支付,评残后由基金支付;三、交通食宿费:按本单位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四、残疾待遇标准:一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4个月计算;伤残津贴:每月按本人工资标准的90%发放;二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2个月计算;伤残津贴:每月按本人工资标准的85%发放,误工费包含的项目。误工费包括:工资、资金、津贴、课酬等;误工费包含全日制工作收入和兼职工作收入;须以“实际减少”的收入赔偿依据(差额赔偿原则)。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误工费怎么赔
误⼯费应该如何进⾏赔偿
受害⼈误⼯⽇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法医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等认定。
受害⼈的实际误⼯⽇期少于休假证明的,应以其实际的误⼯⽇期认定;实际误⼯⽇期多于休假证明的,⼀般应当根据休假证明认定。
受害⼈确需休养但⽆休假证明的,可在征求法医或治疗医院的意见后酌情处理。
受害⼈有固定收⼊的,误⼯费的赔偿应当按照其收⼊的实际损失计算。
固定收⼊,包括⼯资、资⾦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但不包括特殊⼯种的补助费。
奖,以受害上年度本单位均奖计算,超出奖税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为限。受害受害前由于原因奖收的,其次奖不予计算。
受害⼈⽆固定收⼊,或者受害⼈是承包经营户或个体⼯商户的,其误⼯费的赔偿,可以参照受害⼈前⼀年的平均收⼊或者当地同⾏业、同⼯种、同等劳动⼒的平均收⼊酌定。如依法应向税务机关纳税的,应以税单为据。
受害⼈依法从事第⼆职业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是另谋职业的离、退休⼈员的,其误⼯费的赔偿可以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1)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应予赔偿;
(2)违反政策法律规定的,其赔偿要求不予⽀持。
受害⼈⽆劳动收⼊⽽要求赔偿误⼯费的,不予⽀持。如果受害⼈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因受害确实⽆法从事家务劳动造成其他家庭成员负担过重的,可酌情予以经济补偿。
受害⼈的实际收⼊⾼于当地居民平均⽣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