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费俊(费俊龙中学)

2025-10-15 20:41:05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孩子需要吃流质,喝五红汤、鸡汤能保证营养吗?听听营养师的建议

在常规的医院饮食中,普通流质每天的能量(未添加ONS)大约为1000~1200大卡(kcal),冷流质稍低;清流质则平均能量最低,每天的能量摄入可低至400大卡以下。

能量和营养素的多少直接和流质的摄入量成正比,换言之, 越小的孩子因胃容积的限制可能摄入的会远远低于成年人。

而这样的能量及营养素,对于一些较大个体的患儿或成人来讲,显然达不到生理需要量。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各年龄的能量及营养素推荐量:

儿童医院里的孩子们,一般平均年龄在9岁左右,需要1800大卡左右的营养(约相当于一个成人的需要量)。而普通流质无法满足能量需要,它所提供的能量最多只能满足一个2~3岁孩子的需要量。

因此,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经过流质饮食后体重减轻,肌肉含量减少,尤其是血液肿瘤长期化疗伴随摄入不佳的孩子(当然也有化疗后胰腺炎长期喝米汤的)。

至于我们家长常会给孩子用的流质种类,显然是明显不够的。

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经常做的有五红汤、水果炖出来的水、鸡汤、鱼汤等各种肉汤。但是这些流质饮食包含的营养其实很少。

· 五红汤在之前的文章里详细分析过,营养价值很低,靠它补血非常慢;

· 水果炖出来的水 主要就是糖分 ,充其量每100毫升的能量也就50大卡;

· 各种炖出来的荤汤,只是 脂肪和嘌呤的结合产物 ,多吃也不易于 健康 。而且能量也不是传统思想里认为的那么高。

看着孩子一圈圈瘦下去,家长肯定会心急如焚。那么应该是通过饮食补充肠内营养还是靠打针补充肠外营养呢?

首选肠内营养,这是是肯定的答案。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流质进行营养补充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流质(以前单调的流质)营养素含量。

不难看出,常用流质中植物性的流质能量和营养素含量都较低,甚至 达不到生理需要量的10% ,动物性食物(蒸蛋羹类)及富含脂肪的种子类制成的流质营养素显然稍高,但营养素含量却不均衡。

于是,很多家长从各种交流群里收集信息,买了几种、甚至几十种的保健品或所谓的营养补充剂给孩子补充。但从营养师某种角度来看,稍微被接受的也只有蛋白粉而已。

另外,像家长群里受到热捧的钙镁片、大麦若叶等几乎是不产生能量的,那么对于很多食欲抑制、消化道不耐受、口腔黏膜炎的孩子来讲,选择什么样的流质更符合生理需要呢?我的建议是,家长可以选择 特医配方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那么这些儿童中常见的特医配方,营养素含量及热卡又有哪些优势呢?我们再来看一张表:

相比较下来,虽然有些配方的口味不那么被接受,但其能量及营养素占比都较传统的家常流质更具优。并且只要没有禁忌症,普通配方奶(或是高能量配方奶)与深度水解配方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所以在患儿需要长时间需要流质饮食的情况下,选择流质的原则是:高能量配方奶普通配方奶匀浆普通流质冷流质清流质。如果口服无法接受,就只能考虑静脉营养了。

最后还想提醒家长的是,在营养补充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做适当的活动来增加肌肉的强度和韧性。 合理饮食+适当活动 ,双管齐下才能让孩子恢复得更好。

作者 | 费俊

文章来源 | 营养师 Mr费

编辑排版 | 博雅

姓费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费聚

(1326年-1393年),字子英,安徽蚌埠人,明朝大都督府佥事、平凉侯。费聚跟随朱元璋攻下灵璧、泗州、滁州、和州等地,升任承信校尉;浙江东部平定,后从海路攻下福州、延平;洪武二年,率领大军攻陷西安,改为西安卫指挥使,晋升都督府佥事;后镇守平凉,次年封平凉侯;后征讨云南,直取大理;洪武十八年为总兵官,进攻广南;去世后获皇赐忠烈千秋匾额一块。

费瑄

(生卒年待考),明朝贵州参议、进士出身。成化十一年,登进士。弘治年间担任兵部员外郎,此后参与平定白苗叛变,官至贵州参议。内阁首辅费宏的伯父。

费文治

北京市人,满族,生于1913年11月22日,卒于1966年8月30日。生前系著名京胡演奏家,担任中国京剧院二团乐队队长职务,北京民族乐器厂顾问、胡琴制作鉴定专家。

费宏

(1468年-1535年),字子充,号健斋、鹅湖,晚年自号湖东野老,江西铅山人,明朝内阁首辅,中国古代最年轻的状元。费宏工诗善文,著有《鹅湖摘稿》二十卷,以及《湖东集》、《宸章集录》、《遗德录》、《惭愕录》等若干卷,另有《费文宪集选要》七卷存于《四库全书》中;六十八岁时无疾而终,谥文宪,归葬故里铅山横林。

费采

(?-1548年),江西铅山人,明朝礼部尚书、进士出身。嘉靖二十年,担任兵部左侍郎。次年,改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翰林院。嘉靖二十三年,担任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殿试读卷官。次年,加太子少保。嘉靖二十六年,加太子太保。次年,加少保。死后谥文通。内阁首辅费宏之弟。

费懋贤

(生卒年待考),江西铅山人,明朝兵部郎中,进士出身。内阁首辅费宏之子,嘉靖五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后官至兵部郎中。

费懋中

(1484年-?),江西铅山人,明朝湖广提学副使,探花及第。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杨维聪榜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翰林院编修、湖广提学副使。

费希冉

(生卒年待考),字师敬,南海人,明朝濂溪书院名师。进士出身,三任学职,世其儒业,为濂溪书院师,教人有法,游其门者率多造就,读书谈道无复仕进,言尝以渊明自拟,所为诗文,典粹可观,所著《古文孝经解》、《尚书本旨》、《禺山稿》诸书。

费广

(生卒年待考),字孟博,合州人,明朝监察御史。进士出身,官至监察御史,为人秀伟、严重,工诗能文,所著有《约斋集》。

费愚

(生卒年待考),字希颜,乌程人,明朝南陵训导。少警敏质直,授南陵训导,有文誉;举入宛陵书院,督诲士子,条分节解,无间寒暑,诸生贫乏者,捐奉助之;尝署宁国、太平、绩溪、宛陵四县事,清约自守,抚民若子;自号古直居士。

费正

(生卒年待考),字天兆,浙江崇德人,明朝画家。好博览,贫而爱客,长於诗画,墨竹尤工;构竹亭小园,时与墨客觞咏自娱,因号竹亭居士;间郡邑数以宪老礼礼之,坚辞不出。

费震

(生卒年待考),江西鄱阳人,明朝汉中知府。明洪武初以贤良征为吉水知州,宽惠得民,升为汉中知府;岁遇灾荒,盗贼四起,费震发仓粟十余万斗贷民,到秋收时还仓,盗贼闻知,皆来归正。

费信

(1388年-?)字公晓,江苏昆山人,明朝著名航海家、外交家。著《星槎胜览》、《天心纪行录》,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手资料。

费经虞

(生卒年待考),四川新繁人,明朝诗人。崇祯举人,历官昆明、桂林知县,有论诗之作《雅论》,另有《荷衣集》。

费道

(生卒年待考),字暗如,号笔山,贵州石阡人,明朝知县、郎中。明思宗崇祯四年进士,授福建福清县知县;为官廉洁,著有《碧桃轩集》,《黔诗纪略》录其诗十六首。

费英东

(生卒年待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开国元勋、直义公、一等信勇公。姓瓜尔佳氏,后取单字汉族费为氏。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费英东去世。天聪六年,皇太极追封费英东为直义公,配享太庙。顺治十六年,又追封他世爵位三等公。康熙九年,圣祖亲自为他撰写碑文,立碑纪勋。雍正九年追加封号信勇公。乾隆四十三年,晋费英东世爵一等公,子孙世袭罔替,被清朝历代皇帝尊为开国功臣而留名史册。

费茂公

(生卒年待考),字谨与,长白山东巴海人,清朝盛京工部侍郎。在明崇祯和清顺治年间,随从清军攻山东、江南、取劳山、拔苏州;自入关以来,大小百余战,身受创伤无完肤,而锐气不少挫,官至盛京工部侍郎。

费密

(生卒年待考),字此度,四川新繁人,清朝著名学者、诗人。著有《鹿峰》、《弘道书》、《燕峰诗钞》、《古今笃论》、《中旨定录》等集。

费锡璜

(生卒年待考),字滋衡,四川新繁人,清朝诗人。寓居江苏江都,康熙三十五年随父作《江舫唱和》诗,登之罘,投其诗于海中,痛哭而返,伤其才之不遇,著有《道贯堂文集》四卷、《掣鲸堂诗集》十三卷。

费轩

(生卒年待考),字执御,四川新都人,清朝诗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费密之孙,费锡璜只子;费轩约生活于康乾年间,曾归蜀应试,中式新繁,成举人,其《梦香词望江南》一百余首咏唱扬州,传诵一时。

费友棠

(生卒年待考),字山寿,江苏吴县人,清朝医学家。主张以针灸治痧证及急证,辑《急救应验良方》、《急救痧证全集》(1883年)。

费庚吉

(生卒年待考),字耕亭,清朝礼部主事。道光初年任巨著《大清通礼》纂修官,历数年而成,同时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

费士寅

南宋宁宗时参知政事。字戒夫,成都人。嘉泰三年(1203),加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四年(1204),兼枢密使。开禧元年(1205),以资政殿学士知兴元府(治今陕西汉中)。(《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20)

费启泰

(1590年-1677年),字建中,浙江吴兴人,清朝医学家。少业儒,久不得志。遂检家藏医籍及诸家痘疹书,潜心三载,精研奥旨,颇获心得,尤工痘科,著《救偏琐言》、《一见能医》等。

费之逵

(1638年-1715年),字九鸿,号凤山,浙江归安人,清朝翰林院编修。

费扬古

(1645年-1701年),满族正白旗人,清朝开国元勋、一等承恩公。姓栋鄂氏,后取单字汉族费为氏。1674年,赴江西征讨吴三桂叛军,以功擢领侍卫内大臣,列议政大臣。1690年,授参赞军务,往科尔沁调兵随征准噶尔,败噶尔丹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赤峰)。1693年,拜安北将军驻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1695年,擢归化将军,旋拜抚远大将军。随康熙帝玄烨征讨噶尔丹。他率西路军,康熙帝玄烨率中路军,萨布素率东路军,于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大败噶尔丹军。1697年,再征噶尔丹,迫使其饮药自尽,以功晋一等功。1701年,息从康熙帝赴索约勒济,途中因疾发还京而卒,康熙亲临看望。

费俊

(1656年-1723年),字慧先、鹘峰,浙江归安人,清朝福建建宁镇总兵、左都督。

费振勋

(1738年-1816年),字策云,号鹤江、蒙士,江苏震泽人,清朝内阁中书、刑科掌印给事中。

费淳

(1739年-1811年),字云浦,浙江钱塘人,清朝工部尚书、大学士、两江总督。嘉庆五年加太子少保,历官廉洁,嘉庆十三年七十生辰,赐御书赞伦锡祉额,谥文恪。

费伯雄

(1800年-1879年),字晋卿,江苏武进人,清朝著名医学家。著《医醇》二十四卷,惜毁于战乱,同治二年(追忆原书内容重撰,仅得十之二三,易名《医醇剩义》四卷;另著《医方论》、《食鉴本草》、《本草饮食谱》、《食养疗法》、《怪疾奇方》等;子应兰、孙绍祖、荣祖均传其业。

费丹旭

(1801年-1850年),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溪生,浙江湖州人,清朝著名画家。多作群像,精于布置,人物形象逼真,生动传神,所绘仕女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笔墨松秀,格调淡雅,有《东轩吟诗图》、《姚燮纤绮图像》、《果园感旧图》等传世,著有《依旧草堂遗稿》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我国宇航员什么时候第三次进入太空并完成了什么

我国宇航员在2008年9月25日第三次进入太空,完成了固体润滑材料的在轨试验。

神舟七号是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由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航天员组成。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亮点除了航天员出舱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在轨试验。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同时释放了一颗伴星,利用这颗伴星对飞船进行照相和视频观测。

此次伴星试验任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释放和绕飞技术的国家。此外,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还进行了固体润滑材料的在轨试验,将中科院提供的固体润滑材料在外太空暴露后,由航天员在出舱行走时进行回收。

扩展资料:

神舟七号的任务规模较大。要保证航天员出舱的安全,地面必须要进行测控的支持。因为出舱30分钟,所以这次考虑的是40多分钟的地面测试覆盖。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只能达到12%到14%的测控覆盖,测控覆盖都比较短。所以这次增加了国外站,还增加了两艘测量船。所以这个系统是最庞大的,一共动用了9艘舰船,30多架飞机,再加上国内站和国外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