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不确定的法律概念(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是否应当受司法审查)

2025-08-12 13:14:06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行为之诉?行为之诉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吗?

一方当事人不服判决结果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15日内向法院提起上诉。双方当事人对判决内容没有异议的,则应当履行判决书的相关判决,不履行的,对方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一是原诉人是受害者当事人,因为有未可解决的争议,所以诉诸法律。二是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当局控告疑犯。

确认之诉不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情况下的确认之诉,法院只需对某项权利作出判断即可,并无实质的执行内容,也就不能说强制执行。如果诉讼请求中除了确认外,还要求其余合法事宜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人是胜诉的一方,被申请人是败诉的一方。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

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权利人就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为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为被执行人。

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可以分为?

法律分析:分为经验性(叙述性)法律不确定概念和规范性(或需要填补价值的)法律不确定概念两类。

①确定性法律概念,是外延、内涵相对确定的法律概念,如定金、赔偿、盗窃、证据。其解释不允许自由裁量,只能依法而释。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按概念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概念分为确定性概念和不确定性概念。确定性法律概念是外延、内涵相对确定的法律概念,不确定性法律概念是外延与内涵相对不确定的法律概念。

按照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按照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

法律条文上有“一般”、“通常”、“等”这些不确定词吗?

1、一般是指通常的情况,也是按照常识,按照常规来理解的,是相对于特殊而言。

2、法律里没有上下左右之类的词语,只有以上以下等词,包括本数。

3、法律规定是由法律概念、法律原则等要素组成,法律条文中许多法律概念被限制词所限定。不确定性词被运用到法律规定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法律概念本身是不确定词,二是只是限制词是不确定性词。

4、法律分析:法律概念是指法律对各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专门术语。有些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概念的特定含义。不确定性法律概念是外延与内涵相对不确定的法律概念。

5、然后再理解不确定义,不确定的基本意思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法律概念是指法律对各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专门术语。有些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概念的特定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