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罚金和罚款的区别(罚金和罚款的区别联系)

2025-09-23 00:19:08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罚金和罚款的区别是什么?

罚款与罚金有以下几点区别:

1、两者的法律性质不相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而罚金则是一种刑事处罚;2、两者的执行机关不相同。罚款一般是由行政机关决定,而罚金则是由法院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判决;3、两者适用的对象有所不用。罚款一般适用于违反行政法律法规,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人员,而罚金则主要适用于违反刑法的犯罪分子;4、两者的概念不相同;

5、两者所需缴纳的金额有所不同;

6、两者的法律依据不相同。具体来说,作出罚款,所依据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法院判处罚金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种类】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罚金和罚款的区别

罚金,与没收财产同属财产刑,但其罚金的数额由犯罪情节决定,犯罪分子缴纳罚金,可借债缴纳,数额较大的,还可分期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的罚金,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犯罪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随时可以追缴,如果被判罚金,在遭遇到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罚金确有困难,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减少或者免除。行政执法部门依据行政法规的规定和程序决定罚款数额,它不由人民法院判决,因此在性质上与没收财产、罚金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没收财产、罚金、罚款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占用、私分,必须上缴国库归国家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_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罚金与罚款的区别

罚款和罚金的区别具体如下:1、性质不同,罚金是一种刑罚,罚款属于行政处罚;2、法律依据不同,罚金由刑法加以规定,罚款则由行政法律规范加以规定;3、适用主体不同,罚金由人民法院判处,而罚款则由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扣除。

一、罚款和罚金的区别是什么

1、罚款和罚金的区别具体如下:

(1)性质不同,罚金是一种刑罚,罚款属于行政处罚;

(2)法律依据不同,罚金由刑法加以规定,罚款则由行政法律规范加以规定;

(3)适用主体不同,罚金由人民法院判处,而罚款则由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扣除。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

【罚金的缴纳】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二、罚金属于行政处罚吗

罚金不属于行政处罚。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它在处罚性质、适用对象、适用程序、适用主体、适用依据等方面与行政罚款、赔偿损失等处罚措施有着严格的区别。

罚款与罚金的区别

罚款与罚金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罚款一般是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一种处罚方式,而罚金是刑法中规定的一种附加刑。

2、所作决定单位不相同:司法罚款是由法院作出的决定书;行政罚款是由主管行政机关或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依法实施,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罚金则是由法院在刑事判决书中作出判决。

3、法律依据不同:罚款决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罚金的判处法律依据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4、适用对象不同:罚金有广泛的适用对象,其主要适用于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和其他故意犯罪。罚款主要适用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阻碍司法人员执行公务的,拒绝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人。

5、所缴纳数额不同:罚金一般根据犯罪情节决定金额。

6、申诉的程序不相同:罚金判决后必须执行;如犯罪人缴纳有困难,可以向法院申请减少或者免除。

《刑法》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种类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1、罚金;

2、剥夺政治权利;

3、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1、警告;

2、罚款;

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