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大全(古代妃嫔谥号大全)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唐朝历代皇帝年号庙号谥号
开成五年(840年),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唐哀帝李柷(904-907),年号天佑。以唐代为例,简述皇帝的尊号、年号、谥号、庙号 尊号 尊号又称“徽号”。中国古代皇帝生前加尊号,是唐代形成的惯例,自高宗李治称“天皇”开端以后,其后武则天六受尊号。
唐朝 李渊,庙号高祖,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在位时间618-626,陵寝献陵,年号武德618年-626年。李世民,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位时间627-649,陵寝昭陵,年号贞观627年-649年。
中国古代帝王谥号,谥法:民无能名曰什么
1、民无能名曰神——老百姓没法来给他称号的人,就是神。不名一善——做过的事当中,没有一个可称为善的。
2、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靖民则法曰皇。靖安。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3、宋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民无能名曰神,神表示褒义,意思是他的恩惠是如此广博,老百姓都不知道怎么称赞他好了。
4、若从字面含义来说,“神”既然是“民无能名”,那当然就是最顶级的赞美了。那等于是把该皇帝和尧并列了,在《谥法解》中,“神”位于“圣”之上,从目前所见到的谥号、庙号而言,它应该是最高级的赞美了。
5、谥号的分类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6、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 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
表示恶的谥号
1、表示恶的谥号有:慜:谥号慜,在国逢难、使民折伤、在国连忧、祸乱方作均为愍。在国逢难,指死于宫廷政变;使民折伤,指苛政灾害伤民;在国连忧,就像成汤遭遇七年大旱。
2、美谥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平谥如怀,悼,哀,闵,殇,有点同情的意味;襃义的: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靖民则法曰皇。靖安。德象天地曰帝。
3、古代斥责贬恶的谥号,大致有灵、厉、炀、幽四种。
4、“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大全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
2、刘恭:西汉前少帝,被废,无谥号。刘弘:西汉后少帝,被废,无谥号。刘恒:孝文皇帝。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刘启:孝景皇帝。
3、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
求古代皇帝一些常用谥号的意思
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谥号起源时间仅次于庙号。
褒奖的叫上谥,比如:文、武、明、睿、康、宣等等。平庸的叫中谥,比如:愍、怀、思、惠等等。贬义的叫下谥,比如:厉、灵、炀、荒、幽、灵等等。
有表示同情的,比如,恭仁短折曰哀(如汉哀帝),在国逢难曰愍(如晋愍帝),年中早夭曰悼(如周悼王),短折不成曰殇(如汉殇帝),等等。
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