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布朗族简介)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哪个省
布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南平市以及广东省河源市等地。作为福建省的一个少数民族,布朗族这个民族群体的人口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他们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布朗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省。云南省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布朗族是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布朗山区,包括云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地。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地。 布朗族人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有布朗、阿尔佤2个方言。
布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布朗族居住在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利于植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种植旱稻、水稻、玉米、小麦为主,豆类、杂粮次之。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布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南平市以及广东省河源市等地。作为福建省的一个少数民族,布朗族这个民族群体的人口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他们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动海县的布朗山、巴达、西定和打洛等地,其余的分布在临沧地区的云县、镇康、永德、双江、耿马和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景东等县。 布朗族是一个善于种茶和制茶的民族。
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人口数为91882。
布朗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省。云南省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布朗族是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布朗山区,包括云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地。
布朗族的“京族”历史——布朗族语言文化简介
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土著民族。布朗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
布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节庆婚礼等皆离不开歌舞。布朗族的音乐绚丽多彩、曲调优美。虽然各地的音乐曲调稍 有差异,但各有很浓的特色,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的布朗调分为索、森、缀、宰等四个基本曲调。
布朗族的文化艺术 布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题材广泛。歌舞颇受傣族歌舞影响,跳舞时伴以象脚鼓、钹和小三弦等乐器。布朗山一带的布朗人擅长跳“刀舞”,舞姿矫健有力。
民族简介 人口91,891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保山等地区。主要从事农业。有本民族语言,西双版纳、思茅等地的布朗族兼通傣语,多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
布朗族由于居住分散,形成了地区间语言的差异,有西双版纳布朗语和镇康的“乌语”两种方言。布朗人除讲本族语言外,一般还能讲佤语、汉语和傣语,少数知识分子已会使用傣文和汉文。
布朗族简介
1、人口91,891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保山等地区。主要从事农业。有本民族语言,西双版纳、思茅等地的布朗族兼通傣语,多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保山市的布朗族有8500多人,主要分布在施甸县和昌宁县。
2、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3、布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布朗族居住在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利于植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种植旱稻、水稻、玉米、小麦为主,豆类、杂粮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