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测量高程怎么算(水准仪测量高程怎么算视频)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水准仪仪器高怎么算?
1、水准仪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水准仪是在17~18世纪发明了望远镜和水准器后出现的。
2、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3、水准仪仪器距离地面高度直接用量尺进行即可。水准仪的使用须知: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
4、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举例:问题:已知A点高程451米,B点完成后设计高程需要达到421米,现在B点往下挖了52公分。
如何测量标高?详细公式是?什么叫高程?
高程:取一个参考点为0点,国内其他地方相对于这个参考点的高差为黄海高程和吴淞口高程,即这里一块基石为0米,其他地方的高程均以此为准。
公式为:后视点的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你要测的那个点的高程。方法二用全站仪,不同的是要在测量的时候就要设定好仪高和棱镜高,然后同样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公式为: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高程测量计算公式:g=k-gj。高程指的是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称绝对高程,简称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某假定水准基面的距离,称假定高程。
水准仪测量高程怎么测
水准仪测量标高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架平水平仪。标尺立于高程控制点读数(简称后视读数)。然后把标尺立于要测点读数(前视读数)然后用后视读数加上控制点高程减去前视读数即可得到测点的高程。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五个步骤如下:安置: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粗平: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圆水准气泡居于圆指标圈之中。瞄准: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
方法一:用水准仪,先对后视读数,也就是把塔尺放在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后视读数);再把塔尺放在要测的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前视读数)。
一般测量标高的方式是:架平水平仪;标尺立于高程控制点读数(简称后视读数) ;然后把标尺立于要测点读数(前视读数) ;然后用后视读数加上控制点高程减去前视读数即可得到测点的高程。
水准仪的计算公式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水准仪是在17~18世纪发明了望远镜和水准器后出现的。
标高 = 前点标高 + 正高差 其中,前点标高是已知点的标高,正高差是从已知点到测量点的高程差,可以通过水准测量中所得到的读数计算得到。
工程上水准仪测的数据怎么算高成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水准仪是在17~18世纪发明了望远镜和水准器后出现的。
高差法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等高法 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
方法一:用水准仪,先对后视读数,也就是把塔尺放在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后视读数);再把塔尺放在要测的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前视读数)。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水准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地表高程差异和计算标高的仪器,常用于土建工程、道路、桥梁等建设中。
我水准仪看A点标高是65米,B点是57米,问如何算出B点往下挖的52公分是多了还是少了? 答案:B点高程=A点高程451+65-57=459米 比设计高程421米低了0.62米。
水准测量高程的公式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采用水准测量的话,高程计算公式就是:前视点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全站仪一般直接在仪器里显示了。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水准仪是在17~18世纪发明了望远镜和水准器后出现的。
采用经纬仪测量的话,高程计算就是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计算。
然后同样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公式为: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程:地面上某点到某一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分绝对高程(即海拔)和假定高程(离假定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即相对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