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十字军十次东征)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蒙古西征遭遇十字军
1、蒙古西征遭遇十字军从十一世纪末期开始,欧洲基督教会就开始发起十字军东征。欧洲教会打着“神圣的战争”的名义发动十字军东征,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就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2、西征的成吉思汗蒙古军和东征的十字军相遇,成吉思汗获得胜利的概率非常大,几乎可以说一定获胜。首先我们看时间上最吻合的十字军和西征蒙古军队的情况。
3、没有,那会教皇把十字军指向了波罗的海地区,和蒙古北路远征军有所交手,不过正在欧洲人不知所措时蒙古大汗死了远征就此打住。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经过其中的人物和去过的地方
1、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年—1149年)十字军东征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1144年,穆斯林开始反击,塞尔柱人摩苏尔总督赞吉(Zengi)攻打伊德萨伯国。
2、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在1202年至1204年期间。教皇英诺森三世积极推行新的十字军侵略计划,在教皇鼓动下,法国、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封建主们组织了大批十字军,在威尼斯集合。
3、第四次东征: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由于渡海问题,应威尼斯商人要求,十字军将进攻转向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并于1204年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洗劫了该城,建立了“拉丁帝国”。第四次东征后,十字军东征走向衰落。
4、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目的本是要攻占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十字军主要是法国人的十字军,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下,十字军转去攻打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的东征
1、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
2、十字军先后占据了圣地耶路撒冷和君士坦丁堡,并建立了拉丁帝国等政权,使人民脱离了欧洲人的统治。二,经济影响:西欧统治者通过东征得到了许多土地以及财富,为欧洲的商业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
3、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对地中海东岸地区发动的侵略性远征。因东侵军队的衣服上均有红十字的标记,故称为十字军。东侵活动从1096年起,到1291年止,历时近200年,大规模的侵略共8次。
4、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许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具备作战能力的基督教僧侣所组成的战斗团旨在为圣地而战。
5、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九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6、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许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欧洲十字军东征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分别是什么?
1、第一点,十字军东征的原因:首先,利益驱使;在当时,亚洲的商品极受欧洲人的欢迎。但因为欧洲与亚洲之间还没有一条完整的商路,所以,运输费用非常之高。当亚洲商品传入欧洲后,价格往往提高了几百倍。
2、十字军东征的影响也包括军事方面。十字军重用骑兵战术,同时十字军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改善了当时的航海条件。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摇桨战船队逐渐被抛弃,新型的帆船舰队也开始产生。
3、大、小封建主以比较富庶的东方作为掠夺土地和财富的对象,是十字军东侵的主要原因。同时,农奴份地减削,负担加重,生活困苦。在 970~1040年间,西欧有48年饥荒 ;1085 ~1095年间 ,灾情更为严重,社会动荡 不安。
4、十字军远征总体上说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上极不统一。身裹甲胄的骑士装备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
5、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许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具备作战能力的基督教僧侣所组成的战斗团旨在为圣地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