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李炎(李炎许行之)

2025-10-16 14:51:1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唐武宗李炎的生平简介

李炎,唐穆宗李恒的第五个儿子,唐朝第十七位皇帝。李炎即位之后,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一些弊政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唐武宗李炎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唐武宗李炎简介

李炎生于814年,是唐代第16个皇帝。

840年,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为因为贪拥立之功,以太子陈王成美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改立太子。他们假传圣旨,将唐文宗的五弟李炎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李炎继位,也就是唐武宗。

唐武宗和文宗不同,唐文宗喜欢歌舞,而武宗喜欢骑马游乐,他还迷信道教,结实了一匹道士朋友。但是他游乐的同时没有荒废政事,勤勤恳恳,还敢于向宰相承认错误,尤其是重用了李德裕,使得他们能够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渡过难关。

武宗继位后,加强了皇权,大开杀戒,以解除任何对他权势所造成的威胁。他还消灭了长期存在宫中的宦官实力,大大的加强了自己的权力。

武宗在位时,对唐后期的一些弊政做了改革,他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寺院土地去耕作,这使得政府的税源得到了扩充,巩固了中央集权。总的来说,唐朝后期这段时间较为平稳,被史学家称之为“会昌中兴”。

唐武宗李炎是怎么死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唐朝的多个皇帝真是为了长生不要命的吃丹药,前仆后继。宪宗是被丹药毒死,穆宗也是被丹药害的,而唐武宗李炎又是死在丹药上。

唐武宗发起的“会昌灭佛”,让他付出了生命代价。他轻信了道士赵归真,以为他能给自己炼制长生的丹药,为了与神仙会面,还修建了一座“望仙台”和“望仙楼”。

由于乱服丹药,他开始出现了和他爷爷一样的症状,精神恍惚喜怒无常,又因为荒淫无度,惹了一身的病,自此他瘦骨伶仃,身体早就不行了。在他33岁那年,死在了大明宫。

丹药害了唐朝多少个皇帝?因为李炎丹药服的太多,毒性太强,在他临死前连话都不能说,他本是要寻求长生的,可是长生不老药却将他提前送入了死亡。可悲啊!

唐朝中期开始,国力开始衰弱,李唐家族的皇帝也一个不如一个,也许是生活的太优越吧。但是唐武宗还是有正面评价的,他能网罗贤能之士,进行改革,打击宦官,虽然他不是一个最能干的人,但他虚心纳谏就是他可贵的地方。可是他糊涂就糊涂在太相信丹药了,最后在壮年之际一命呜呼。

唐武宗李炎灭佛

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佛教的基本态度是既管理扶持又整顿,而且稍加以利用,佛教可以成为统治者的工具。

然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力大不如从前,社会动荡,各种矛盾弊端都显现出来。到武宗继位后,唐朝整个经济 政治 文化 等都非常的脆弱,稍加触碰可能就会崩溃,统治者已经没有以前那种信心了,而且佛教是外来文化,这样的现状让武宗不得不防备外来的东西,唐朝早已缺少以前那种气度了。

武宗灭佛,完全是在修整各种文化,也从这个层面反映出唐朝的盛世已经不在,再加上潘镇割据,边疆也不稳,灭佛就是要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可见当时的唐朝已经完全不是那种开放的时代了。

宰相李德裕是灭佛的主要参与者,因为他发现,很多人为了逃税而入空门,如果几十万人出家,那么政府就要损失几十万人的 税收 。所以说,鼎盛时期佛教你可以发展,但是你一旦影响到统治者的根基,那么就不可能佛教再存在下去了。当时又因为大肆扩建庙宇,劳民伤财,一定程度影响了经济秩序。所以武宗必须处之而后快。

唐武宗的这次大规模灭佛,带来了极大的效益,全国一共拆除庙宇4600座,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有26万人还俗,这些都能成为国家的税户,另外武宗还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

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佛教经济,但大大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这样就直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不堪重负的经济终于可以缓一缓。而 天下 各地拆废寺院和铜像、钟磬,所得金、银、铜都可以用来铸钱,而铁可以做农器。

猜你喜欢:

1. 唐朝皇帝李重茂简介

2. 唐朝皇帝李隆基简介

3. 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4. 唐朝皇帝李世民的野史趣闻

5. 唐朝皇帝李漼简介

唐武宗李炎为何一直装傻?他为何能当上皇帝?

他之所以一直装傻,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是一个宫女生出来的孩子,所以在皇宫之中任何人都看不起他,而且还曾经被刺杀过。只有装傻才能够让自己平安的活下去,虽然说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人欺负和凌辱。

他装傻了很多年,一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看出破绽,完全被他骗过去了,所以他的城府很深。是个很聪明的人,所以才能够做上皇帝。

唐武宗李炎为何一直装傻?

他一直装傻,主要就是因为自己的生母是一个宫女,从小就不被任何人重视。甚至还有人想要刺杀,他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活下去,只能够通过装傻这样的方式来伪装自己。

因为谁都不会去杀一个,对自己没有任何威胁的傻子。他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从那以后不管别人如何去侮辱他,欺负他,嘲笑他,他都不会有任何的反应只会傻笑。

他为何能当上皇帝?

他之所以能够坐上皇帝,就是因为他非常聪明,而且隐藏的很深。一般人根本就看不透他的真实想法,这一点在他装傻这件事情就已经充分的表现出来了。

他把自己伪装的很好,一点破绽都没有露出来,谁都不知道,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傻子,完全是装的。他能够通过自己的这种伪装,打消所有人对自己的顾虑。让所有人对他放松警惕,从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后来顺利的坐上了皇帝。

温馨小提示

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只能够装傻,这样才能不被别人刺杀。而且伪装的技术非常高超,所有的人都被他骗了过去。所以他是一个城府,很深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知道如何让自己在困境之中生存下去,所以最后他能够看准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顺利的做上了皇帝。

李炎与程若鱼历史原型

李炎的历史原型是唐武宗,而程若鱼是虚拟角色。

1、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会昌。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李炎在位七年,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公元846年(会昌六年)4月22日,李炎驾崩于含风殿,庙号武宗,葬于端陵。

2、程若鱼的身份比较特殊,她是宰相王涯的孙女,但因为遭奸人陷害,导致王涯被满门抄斩,只有两位孙女活了下来。后来程若鱼是被紫衣局头目鱼兮收养,从此给她改名为鱼冰儿。这对姐妹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替家人复仇,这也是《梦醒长安》的核心剧情。

《梦醒长安》中,女主程若鱼没有原型,原著的故事背景是发生在唐末文宗年间,其中不少主要角色都有原型可寻,但程若鱼是编剧为了丰富和饱满剧情而添加的虚拟角色,她和李炎之间有一段复杂的感情纠葛。

李炎是唐朝第几位皇帝

李炎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2日―846年4月22日),原名李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第十五位皇帝(840年2月10日—846年4月22日在位),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和唐文宗李昂异母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

李炎早年被封为颍王。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时,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李炎即位为帝。李炎在位期间,倚重宰相李德裕,澄清吏治,发展经济,有志于革除积弊。同时致力于削弱宦官、藩镇和僧侣地主的势力。会昌三年(843年),命诸道平定昭义刘稹叛乱。会昌五年(845年),鉴于寺院泛滥,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寺众土地。对外则击败回鹘,保卫北疆安定。使唐朝一度呈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李炎长期服食长生丹药,在会昌六年(846年)驾崩于大明宫,年仅三十三岁。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葬于端陵。

史学家是如何评价唐武宗李炎的?

中国历史上,“武宗”的庙号一共出现过三次:唐武宗李炎、元武宗海山、明武宗朱厚照,而唐武宗李炎,恰恰开“武宗”作为庙号之先河。

作为庙号,“武宗”有偏好武力之意,明褒暗贬。李炎做皇帝六年,的确是个很偏好武力的统治者,外有驱逐回鹘,内有镇压藩镇,好歹也算是唐朝晚期难得的“武功”了,再怎么不济,也比后面唐昭宗被各路藩镇变着花样欺负强多了。

武宗屡屡用兵,多少反映出他的勃勃雄心,但也难免有好大喜功之嫌。赵蕃曾上奏建议联合黠戛斯人出兵收复安西、北庭,可当时的唐朝已经今非昔比,好在李德裕是明白人,劝谏武宗,安西、北庭距离长安路途遥远,重设都护府劳民伤财,黠戛斯是敌是友尚且不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换取收复失地的虚名,实在是得不偿失,还可能让黠戛斯人渔翁得利,武宗这才作罢。

还好皇帝本人清醒,不然按唐朝当时的国力,难免会被指责为穷兵黩武。不过从这个可以看出武宗本人确实动过念头,不然李德裕也不会上书劝谏“陛下不可中悔”了。

虽然武宗在位时基本抑制了宦官势力,但晚唐根深蒂固的宦官专权根本不可能因武宗在位的短暂六年而肃清。沉迷仙道想长生不老的武宗狂吃道士的三无牌仙丹,年仅33岁就中毒而死。宦官势力在武宗身后仍一手遮天,将同样拼命装傻才得以活命的武宗的叔父唐宣宗推上皇位。

总结:李忱是整个大唐史上最后一位振作有为的皇帝,他没有愧对“小太宗”的外号,但此时的大唐已是病人膏肓,靠他一只手,已撑不起将倾的大厦。859年,李忱去世,大唐国运从此一泻千里, 再无亮点可言。

唐武宗李炎是以什么身份继皇位的?

唐武宗李炎是以什么身份即皇位的

呢?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

校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