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姓氏(夏姓氏微信头像大全)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夏姓的来源?
- 2、夏姓有哪些起源?
- 3、夏姓的祖籍在哪里
- 4、夏姓氏的由来是什么?
夏姓的来源?
1、出自姒姓,据《姓谱》所载,周王朝封夏后氏之后东楼公于杞,其余有不得封邑者,以原国名“夏”为氏。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
2、出自桂氏。相传尧帝时,鲧的妻子女枝在梦中吃了薏苡,生下了禹,于是尧帝以禹桂为氏。后来于治理水患,指导新版“一百三十客优”论修渠兴农,带兵平定三苗叛乱,人民安居乐业。
3、没有被封的一些王族,就以夏朝的夏字作为姓,世代相传。又有一支夏姓,是春秋时陈国的一位叫子夏的公子的后代,子夏的孙子叫夏征舒。
4、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3代,16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有以国为氏,称为夏氏。出自妫姓。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
夏姓有哪些起源?
出自姒姓,据《姓谱》所载,周王朝封夏后氏之后东楼公于杞,其余有不得封邑者,以原国名“夏”为氏。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
夏姓南迁始于汉代,如西汉时有夏黄公,为鄞人(今浙江宁波市);东汉有夏方,为九江人(今属江西)。大举南迁则为魏晋之际,经过长期繁衍,使得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区。
夏姓来源有个二个:一是以禹作为领袖的夏后姓部落的后代,是采用国名作为姓氏的;另一个是春秋时陈国的征舒用祖字作为姓氏形成的。夏姓在当今年按人数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姓氏中居于第55位。
夏姓的祖籍在哪里
1、夏国族人以国名“夏”为姓,夏姓诞生,是为河南夏姓二为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杞县),为杞侯,简公时被楚国所灭。
2、吉林伊通县满族夏姓,出自汉军正蓝旗【夏氏】。祖上居河北霸州,清顺治年间应招入伍加入八旗。康熙27年由北京派驻盛京。乾隆4年分出一支派驻伊通边门任职,乾隆19年另一支由沈阳派驻新疆伊犁。
3、夏姓发源于今河南、安徽省境。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
4、四川蓬溪县鸣凤镇铧匠沟夏姓一支:先祖夏孝章,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鹅颈大丘圳上,明洪武元年(1368年)同冕章、子章三弟兄游三湘,喜其山光水色,家于湖南长沙府安化县十二都团田,子章居安化探溪,冕章居溆浦。
夏姓氏的由来是什么?
1、出自姒姓,据《姓谱》所载,周王朝封夏后氏之后东楼公于杞,其余有不得封邑者,以原国名“夏”为氏。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
2、夏开国400多年,13代16王。夏王室因夏帝桀暴政被商汤推翻后,以国为氏,称为夏氏。出自桂氏。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初年,分封诸侯,的后裔东楼公,被封为齐侯。到了巩建的时候,他被楚国所灭。
3、夏姓氏的由来:出自姒姓、出自妫姓、改赐姓、得姓始祖夏启。出自姒姓:在帝尧时期,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做梦时吃了薏苡,然后生下禹,所以帝尧就赐禹以妫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