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流行病学法律(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2025-09-14 17:50:26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居民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可能存在的法律后果有

刑事责任。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按《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疫情防控中拒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会有怎样的法律后果”。在疫情防控中,配合流行病学调查是我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

密接隔离14天由谁负责解除?

1、隔离14天由关负责部门评估后,方可负责解除。入境中国需要隔离14天,所有入境人员应一律隔离14天,不分国籍。隔离14天,是到目的地的第二天为隔离期的第一天。

2、法律分析:一般群众的居家隔离解除,由本人在第15天携带14天体温监测记录(本人签章、健康监督员签字),由居住地所在乡镇(街道办)进行体温复测,无异常的,开具《隔离观察解除告知单》,正式解除隔离。

3、隔离期满,无异常情况,由县指挥部决定及时解除隔离。疑似病例排除后,其密切接触者隔离不足14天者,要居家隔离满14天,由所在村、社区负责监管。

4、因公出差或学习的情况,费用一般由单位负责。违反防疫规定的,隐瞒行程造成后果的,就不单单是高昂的自费隔离的问题了,治疗结束后可能还得去啃几天窝头。集中隔离多少天可以解除集中隔离14天可以解除。

5、居家隔离14天后如何解除隔离 对于被要求居家隔离14天的人群来说,隔离期间无新冠相关症状,符合解除条件人员所在房间的物品环境标本经单份标本单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6、密接和次密接在集中隔离期间,前7天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密接在第14天、次密接在第7天,解除隔离前进行双人双采双检,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隔离期间无新冠相关症状。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由哪个部门进行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根据查询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官网显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应由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法律分析: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等部门分别负责食品安全监管有关工作。

食药监部门。食药监部门要按应急预案及相关规定组织开展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向同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发生食品 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调查处理传染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现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疫情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后果

对于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未按规定报告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故意隐瞒不报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第一百一十五条,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涉嫌构成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集中隔离的规定

1、法律分析:实施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措施的,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由个人支付。对集中隔离人员隔离期间发生的住宿费和餐费,由实施隔离地按照不高于去年同期费用标准的原则,制定具体收费标准。

2、满足什么条件才会被集中隔离: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其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

3、到达集中隔离点后,在防疫人员引导下,拿好自己的物品有序下车,配合隔离点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登记,认真阅读告知书、隔离点管理要求等,尽快入住房间。在集中隔离期间,要严格遵守以下五条规定。

4、满足什么条件才会被集中隔离?答案如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其密接的密接。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进入中国境内的人员。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

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法律规定

对因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抚恤。

第七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可能涉嫌违反《刑法》,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逐步构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防治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