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特点)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比较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并讨论其动因?_百度...
1、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异同点 共同点:(1)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
2、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生产,和战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社会财富,母系氏族社会便转化为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男女在氏族中经济地位的变化。
3、母系社会会产生原因:母系氏族的存在是因为当时人类对于自身生理现象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没有把两性关系与繁衍后代联系起来,只知道子女与母亲有血缘关联,而不知道父亲的存在,更不知道与父亲的血缘关联。
4、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特征母系氏族制和父系氏族制,是原始社会晚期相衔接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制度。
5、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异同点快捷回复 共同点:①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②在财产、分配上实行公有制。不同点:①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6、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婚姻关系是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亲缘关系以母系计算,女子受到人们的尊敬。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父系氏族社会持续了多久后进入阶级社会的?
1、由于生产活动的扩大更依赖男性劳动力,人类进入了父系社会。此时,私有制逐渐形成,贫富差异显现,进而导致阶级分化。所以父系社会成为门槛。
2、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远古时代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我国氏族公社时期的状况和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过程。我国奴隶社会,约从公元前2l世纪到公元前476年。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3、大约在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所取代,中国的古人类进入了父系社会,从此开始了男权时代。仰韶文化晚期、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都是父系社会文化的代表。
4、父系社会 中国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大约在四千年前。其主要文化遗存代表有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等。此时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晚期。
5、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大约经历了二三百万年,它又可细分为:1,原始群居时代(典型代表为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人)。
6、距今约十至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远古社会由原始人群阶段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遍布中国大陆的氏族部落,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父系社会
在父系社会中,女性的权利和利益低于男性,男子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主宰,男性的社会地位和财产权远远高于女性。
父系社会中,父系氏族由若干家长制大家族构成,也就是族长。族长由氏族内民主选举,选出能力最强,众望所归的某个男性。族长有着最高的权力,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受着祭司的制约,但最终的决定权还在族长手中。
父系社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部门中突出地位的出现,原来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男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父系氏族社会特点 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子女成为父亲财产的继承者。
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男子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婚姻关系相对稳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亲缘关系以父系计算,男子支配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特征:首先,世系制度和财产继承制度由母系改变为父系。子女不再属于母系氏族,不再继承母系氏族的财产。其次,一夫一妻制取代了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具有独占性,婚姻关系也就更牢固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