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在法律(盲人法律工作者)
电话:18514096078
盲人犯罪怎么坐牢
聋哑人或盲人犯罪,按照我国《 刑法 》规定的罪行及量刑承担刑事责任,但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主观:盲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从《刑法》中的规定中可以知道,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意味着虽然是聋哑盲人犯罪,只要是年龄达到了规定,同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话,那么都是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残疾人如何判刑 如果残疾人犯法被收监的话,可以向法院申请监外执行,在居住地进行服刑。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残疾人犯罪了,同样也需要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该判刑坐牢的就依法判刑。
来具体决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以及从轻、减轻处罚的幅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盲人在道路上应如何通行?
1、根据《道路交通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盲人在道路上通行,应当使用盲杖或者采取其他导盲手段,车辆应当避让盲人。盲人由于双眼失明,本身走路存在一定困难,如果无导盲手段在道路行走就更加危险,因此必须加以特别的保护。
2、行进盲道宜设在距人行道外侧围墙、花台、绿地带250~600mm处;行进盲道可设在距人行道内侧树穴250~600mm处;道上如无树穴,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500mm。
3、加强设施建设:在盲人通道出入口处增加标志、地面纹路、高度标记等设施,方便盲人辨认和使用。 宣传普及导盲犬:盲人使用导盲犬是一种常见的助视工具。
4、加强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盲道的管理,严禁私人占用盲道,并对盲道的保养和维护进行加强和监管。强化宣传:加强对盲人出行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盲道的重要性,并提高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吗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有哪些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有以下几种人: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聋哑人;盲人。
盲人犯罪仍然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原则上作为限制责任能力人犯罪看待,一般要减轻其刑事责任,予以从宽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极少数责任能力完备且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犯罪盲人,才可以不予以从宽处罚。
这是因为又聋又哑或者盲人,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其并未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因此,应当对其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负刑事责任;二是对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