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税收法律法规教学视频(税收法律法规书籍推荐)

2025-10-02 19:00:31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关于税收的法律法规

法律主观: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规范中,是有行政法规的。比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

在我国还有诸多有关税收的法律与政策,这些法律与政策都是依照宪法制定并实施的。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了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常见的税法有哪些?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我们常见的税法有很多,大致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具体法律条目则十分庞杂。

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

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 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 法规 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年新税收征管法及细则如下: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关于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税收是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是国家政府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的含义,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点,才能理解和掌握财政及为以后《税收》打下基础。

2、在一定时期国民收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越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样,对企业的生产扩大和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影响到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会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3、高中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2 财政与税收 国家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 渠道 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2)来源: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4、第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化解税收征管中的矛盾。现行的两套税制并行造成了税收征管实践中的一些困境。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商品的服务化,商品和服务的界定逐渐模糊,那么是适用增值税还是营业税就成为一个难题。

怎样报税具体视频步骤

1、法律主观:申报流程: 打开国税局网站,点击“办税服务”选项卡。 在“办税服务”选项卡下,点击“网上办税”选项。 进入“网上办税”页面后,在页面的左侧点击“纳税申报”按钮,然后再点击“进入办税区”。

2、个体户可以自行在网上申请报税,具体流程如下:第一步:先打开国家税务总局网页,如图,输入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第二步:登录后,选择企业名称,再点击底下的企业进入。进入后,点击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

3、网上报税的基本流程:登录“国家税务总局”官网,点击服务栏的“纳税服务”。在跳转的页面,点击“网上办税”。在跳转的地图页面中选择自己的地区,以下以福建省申报个人所得税为例。

税务法律法规有哪些

1、法律主观: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规范中,是有行政法规的。比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

2、税收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税务管理:税收行政法规对于税收相关的纳税人、纳税义务、资料备案、税务登记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对于国家税务机关的职权和职责等进行了明确。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三条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