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盲人与法律(盲人法律工作者)

2025-10-09 07:32:39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盲人犯罪怎么坐牢

1、聋哑人或盲人犯罪,按照我国《 刑法 》规定的罪行及量刑承担刑事责任,但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从《刑法》中的规定中可以知道,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意味着虽然是聋哑盲人犯罪,只要是年龄达到了规定,同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话,那么都是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3、法律主观:盲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4、残疾人如何判刑 如果残疾人犯法被收监的话,可以向法院申请监外执行,在居住地进行服刑。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残疾人犯罪了,同样也需要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该判刑坐牢的就依法判刑。

5、法律主观:残疾人犯罪跟正常人犯罪一样,都是要坐牢的,但如果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盲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二是身体有缺陷(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心理有缺陷的人不算)以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是身体有缺陷(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心理有缺陷的人不算)以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离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离婚不能通过民政局协议离婚,只能通过法院诉讼离婚。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刑法 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法定 代理 人。

未成年人年龄介于十四周岁到十六周岁之间的,属于还没有完全丧失辨认或者自身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的,年龄比较大了,我国法律规定一般年龄已经超过七十五周岁的人,存在一定生理缺陷的人,如聋哑人、盲人的属于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在刑法中,限制行为能力人分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以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人。

法律客观:《刑法》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聋哑盲人犯罪怎么处理?

1、聋哑盲人犯罪怎么处理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对精神病人、聋哑人与盲人的不负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处理。

2、法律主观:盲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本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盲人和聋哑人法律规定有哪些

1、法律客观:《刑法》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虽然也会承担对应的刑事责任,但是其处罚的时候会从轻处罚,因为聋哑人或者是盲人属于有缺陷的人,但是没有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因此犯罪后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3、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二是盲人,即双目均丧失视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视力者。 (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坚持应当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宽处罚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