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法律名言名句中国古代(法律的古句)

2025-10-11 01:57:31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关于法制的古代名言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2)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3)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4) 先王以明罚敕法。5) 宪律制度必法道。6)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7)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韩非子·有度》治民无常,唯法为冶。——韩非《韩非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

文言文的法律名言(经典篇)1)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2)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3)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4)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古代法治名言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韩非子·有度》治民无常,唯法为冶。——韩非《韩非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与法律有关的古诗名言

1、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穷终始。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先公法律自治身 出处:《送师道弟守德庆》,朝代: 宋,作者: 陈宓 全文:乃父高皇侍从臣,汝今潜邸牧疲民。

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3、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出自宋代苏轼的《石鼓歌》译文:秦朝扫除诗书崇尚暴虐的法律。放弃了祭祀祖先的器具用上鞭枉。

5、关于法治的名句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中国古代关于法律的名言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事断于法。——邓析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 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19)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20) 法者,治之端也。

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40、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4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古代与法律有关的名言 1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2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3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