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协投诉有用吗(醉唐风不给底片消协投诉有用吗)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消费者协会投诉有用吗
- 2、在消协投诉有用吗
- 3、消费者投诉有用吗
- 4、投诉消费者协会有用吗?
- 5、消协投诉有用吗
消费者协会投诉有用吗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购买到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可以向消协进行投诉。消费者投诉可以采取电话、信函、面谈、互联网形式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该投诉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有下列投诉的,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即该投诉没用:(一)没有明确的被投诉方;(二)经营者之间的争议;(三)经营者事前已经向消费者真实地说明商品存在瑕疵等情况;(四)争议各方已经达成和解、调解协议并履行,且无新理由和相关依据的;(五)消费者提供不出任何必要证据的;(六)法院、有关行政部门、仲裁机构已受理、处理的;(七)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由指定部门处理的;(八)不属于《消法》调整范围的其他情况。消费者协会在接到投诉后的七个工作日内按规定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出具不予受理的函件。投诉案件受理后,一般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进行调解。案情复杂,情况特殊的,征得双方同意可延长至三个月。
在消协投诉有用吗
消协投诉属于有理投诉则有用,无理投诉则没有用。消费者协会的职能之一就是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并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消费者投诉有用吗
消费者投诉当然有用。可同时到工商局投诉。前提是有关消费者权益方面的事项,向消协投诉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在消协的监督下,还不能得以解决,可以用其他方式维权,如向法院起诉。消费者投诉可以采取电话、信函、面谈、互联网形式进行。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有以下内容:(一)投诉方及被投诉方基本情况。投诉方的姓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被投诉方的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消费者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的,应当向消费者协会提交授权委托书;(二)具体的投诉内容。损害事实发生的过程及与经营者交涉的情况;(三)具体的证据。消费者有义务提供与投诉有关的证据,证明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与受损害存在因果关系。消费者协会一般不留存争议双方提供的原始证据(原件、实物等);(四)具体的投诉请求;(五)投诉的日期。
投诉消费者协会有用吗?
向工商局投诉与向消费协会投诉的区别:
工商局是国家行政机关,有行政执法权及执法人员、执法经费等;而消协属于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办公一般挂靠在工商局,没有法律赋予的执法权,无论从权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远比不了工商部门。
而消费者协会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其履行职责属于公益性的。
你说的可能是产品质量问题,这类问题既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经营者赔偿。
消费者协会对于投诉只能进行调查,调解。
而工商局消保科(12315)对于申诉不但可以调查,调解,对于违反消费权益保护法的经营主体有权进行惩处。
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六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第二十二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如果是质量确实存在问题的话,投诉到对于经营者或生产者会有一定的罚款等处罚
建议直接去工商消保科去申诉。消费者协会基本是不怎么管用的。毕竟不是权力机构,只是社会组织而已。
也可以和商家陈述利弊,要求赔偿,退货。
也可以去人民法院起诉。(仲裁机构仲裁和消协差不多,都不怎么管用)
可以要求退货,赔偿交通费用等合理费用。
消协投诉有用吗
【法律分析】:消协投诉有用。如果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双方是可以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进行和解的,如果双方和解不成的话,可以拨打相关电话提请消费者协会加以解决;双方协商不成时可以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仍然无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