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人的担保法律法规(人的担保法律法规是什么)

2025-06-09 13:18:52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民法典关于担保人责任的规定

1、法律主观:民法典对担保责任的规定第六百九十三条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3、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担保法第五条规定

1、担保法规定了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担保方式,其中,保证是典型的合同,归属于民法中的债权法领域,保证合同是由于当事人有信用的承诺而承担的一种对他人的担保责任。

2、本条的第一款即对一般保证的保证合同未约定保证期限的情况作出了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限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3、债权人不知保证人为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因此造成的损失,可以参照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和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4、担保活动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民事活动,因此进行担保活动时,必须遵循《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合法等原则。

民法典关于担保期限的规定

1、法律主观: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为:保证期间由保证人与债权人协商确定,如果保证人与债权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则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法律主观:民法典对担保的规定如下:,担保的期限依据担保的方式而定,如果是担保物权担保的,主债权消灭后,担保物权就消灭。,如果是保证担保的,由当事人协商约定,没有约定的,自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6个月。

3、保证人担保期限一般为6个月,超过担保期限不主张权利的,担保责任失效。《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4、民法典规定,担保的期限依据担保的方式而定,如果是担保物权担保的,主债权消灭后,担保物权就消灭。如果是保证担保的,由当事人协商约定,没有约定的,自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6个月。

5、担保合同一般是借贷合同的附属合同,只有借贷合同有效的情况下,附属合同主张的权益才能受到保护,普通民事诉讼期限为2年,因此法律规定的担保期限最长也是2年。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连带担保责任的担保期限不得超过债权到期期限的五年。即,在担保协议中,担保期限不得超过最长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