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化性起伪是什么意思(“化性起伪”)

2025-06-12 00:45:55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化性起伪的意思是什么

1、“化性起伪”的意思是:改变邪恶的本性而作出了人为的努力。出处:《荀子·性恶篇》选段: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

2、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伪,指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成语出处:《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3、化性起伪,汉语成语,拼音是huà xìng qǐ wěi,意思是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伪,指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出自《荀子·性恶》。化性而起伪 荀子提出的美学观点。

4、[成语解释]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荀子的化性起伪为何意?

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伪,指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成语出处:《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化性起伪,汉语成语,拼音是huà xìng qǐ wěi,意思是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伪,指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出自《荀子·性恶》。化性而起伪 荀子提出的美学观点。

含义: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化性起伪的解释谓变化先天的本性, 兴起 后天的人为。《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 法度 。” 杨倞 注:“言圣人能变化本性,而兴起矫伪也。

化性起伪,汉语成语,拼音是huà xìng qǐ wěi,意思是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出自《荀子·性恶》。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 杨倞注:“言圣人能变化本性,而兴起矫伪也。

这是荀子社会政治观、伦理观、教育观等的理论前提,是荀子思想体系中最富于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人性恶的一面是荀子人性论的特点,但并不是荀子人性学说中最有价值的观点。

化性起伪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

1、“化性起伪”是荀子提出来的,即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行为。“伪”指的是后天的人为作用。《荀子·性恶》日:“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强调的就是后天的教育对人的熏陶和感化。

2、孔子没有提过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是荀子提出的。出处:《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释义:是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3、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墨子》一书是有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墨学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4、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