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太史是什么官职(太史是什么级别官员)

2025-10-23 06:47:3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太史令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1、太史令最初的职务是记言记事,而古人最重视鬼神灾祥的事情,所以既记人事(文史),也记天事(星历),古代史官是与历官不分的。汉朝距离周代很近,这种做法仍然保存,太史令等于是太祝、太史和太卜三项合而为一的职位。

2、太史令的职务是掌管历法,观测天文气象等等。朝廷有祭祀等典礼,都由太史令拣选所谓“良辰吉日”,有什么封建皇帝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或者有什么灾异,也都由太史令纪录,并且报告皇帝。

3、太史令是管天文、历法、国家典籍、编写史册的官 相国 春秋时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

4、太史令为国家正式官员,像著名的天文学家李淳风、刘伯温等都担任过这个职务,但衔前没有宫内二字,所谓的“宫内太史令”应该是某类小说中杜撰的。

太吏是干什么的?

1、因为太史这个官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记载历史,如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流传下来的大部分史书,虽然不是太史直接参与编写的,但是这些史书的创作者基本上都借助了历朝太史记录下来的历史才能够最终完成一部史书。

2、太史 官名。【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3、太吏就是大学士 官名。唐代有宏文馆学士、集贤院学士,为掌文学著作之官,尝以宰相兼领、知馆、院事,称大学士。宋沿之,对学士中资望特高者,加‘大’字。

汉朝有哪些主要官职,主要职责是什么?

1、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2、汉代官职,中央为三公九卿制度,排序为: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

3、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所以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曹操的祖父曹腾即为“中常侍大长秋”。有些三国游戏将大长秋作为普通官职,是不适合的。

4、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太史公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太史后来职位渐低,秦朝称太史令,汉朝属太常,掌天文历法。司马迁的官职即为太史,在《史记》中的作者评述多以“太史公曰”的句子起始,所以太史一词有时也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责任重要(霍光传),在西汉都是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司马迁曾兼任此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他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

太史公,就是在宫中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史官。

太史是什么意思?

太史 [tài shǐ] [太史]基本解释 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

太史(1)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2) 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秦朝中太史是掌管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太史,也称太史令,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