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法律观(孔子的法律思想的名言)
电话:18514096078
孔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主要内容 儒家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 ,以“仁”核心,“仁”即“爱人”。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
2、在教育上,儒家思想提倡“有教无类”: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彻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在法律思想上,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提倡“和谐”、“无讼”。
4、孔子的法律思想的核心是礼不是仁 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三个主要支撑点:复礼,为仁,君子。孔子对周礼的信心,源于对夏礼、商礼的了解;周礼权威的重新树立,始于日常琐事之间,更在于对“礼之本”的自觉。
以孔子为代表阐述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和影响。
在教育上,儒家思想提倡“有教无类”: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彻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以仁为核心的法律观 孔子对仁作了许多解释,其中最能表达仁的含义的是“仁者,爱人”。但孔子是“爱有差等”的。〈1〉 孔子的“爱人”有亲疏之分。从“亲亲”开始,由亲及疏, 由近及远。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是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仁礼之道具体派生出家族主义,而家族又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秩序。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经后人改造,使其成为封建正统法律思 想的核心。
《论语》中孔子、孟子、荀子对于法律的言论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在法律思想上,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提倡“和谐”、“无讼”。
孔子讲道法,以道为法。孟子讲礼法,以礼为法。荀子讲刑法,以刑为法。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具体而言,孟子的思想是以仁政学说为中心,荀子则是礼法相结合的法律思想。 列举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思想主张和历史影响 孟子:1仁政。2民贵君轻。3性善论。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创始人)、孟子、荀子代表作品:《论语》、《孟子》、《荀子》言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把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说到根子上了。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