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台湾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抗日电影)

2025-08-16 16:01:09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高山族是56个民族里的吗?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中国56个民族分别是: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已经包括在内。但在台湾,台湾原住民却不止自认自己是高山一族。

高山族的来历

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2]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共同开发了台湾。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50年间,反抗斗争尤为激烈,以1930年的雾社起义规模最大。1947年又参加了以汉族为主的“二二八”起义。

高山族的先民与古代百越有关。早在石器时代迁往台湾的古越人,和以后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融合,形成了高山族。高山族民多信鬼神,崇拜祖先,相信灵魂不灭。

“中华民族”的来历 流动的原始人群 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极其低下,主要采食野果,而且不知储存——“饥即求食,饱即弃余”。

解析:台湾的原住民在大陆被称为高山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台湾则称之为「山胞」,根据所住地域不同,又分为平地原住民与山地原住民。

聚居地台湾,也就是住在山上的一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文化--高山族

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夏人。平埔人因为散居台湾各地,20世纪后已基本汉化。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高山族聚居的山区,重峦叠嶂,道路崎岖,勤劳勇敢的高山族人民,在高山深谷间,用藤、竹搭起无支柱的吊桥、拱桥、溜索桥。在平地上有木制的牛车,在沿海和湖泊附近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独木舟和渔船。

高山族是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

台湾的少数民族其中有几个被统称为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高山族,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邵族、赛德克族、噶玛兰族(实属平埔族)、拉阿鲁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 台湾原住民族属于南岛语系,人种属马来人种。

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台湾岛东部有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邵族、赛德克族、噶玛兰族(实属平埔族)、拉阿鲁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高山族也是台湾地区的土居民族,在台湾这个称呼已不存在,因为这是对当地土居民族的贬称。所谓的高山族是指当台湾受到外族侵犯时,土居当地的民族被迫逃到高山上以求生存,长期以来,在内地被称为高山族。

介绍下高山族的特点和习俗

1、高山族的特点是:高山族大多能歌善舞。高山族的习俗是:1,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2,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2、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仅以幅布遮阴,毛皮围腰。但接触汉文化以后,逐步形成男穿长衫女着裙,讲究服饰美。衣服除兽皮,树皮外,多用自织麻布并加彩纹装饰。

3、高山族男子的衣饰式样,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以泰雅人、赛夏人和北部阿美人为代表的北部型。其特征是用两幅麻布拼缝成无袖筒外褂;二是以曹人和布农人为代表的中部型。

4、房屋特点 高山族人民重视房屋的装饰,主要表现在于柱、檐桁、横梁、槛楣和门板、独石的雕刻艺术上。高山族的房屋,依建屋造房原料进行区分,可以分为木屋、竹屋、茅屋、石屋和草顶地下房屋五类。文化信仰特点。

5、过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着身体毁饰的习俗,如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等。4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习俗逐渐趋于衰退,但其残余影响还在。

6、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