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赠与的法律性质(赠予的法律含义)

2025-08-28 20:06:52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赠与行为是诺成性行为还是实践性行为

1、赠予合同是属于实践性合同,但在某些情况下由法律规定的部分赠予合同属于诺成性合同。赠予合同是吸收了诺诚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合理因素,具体是由双方合同的约定来确定合同的性质的。

2、选C,理由:实践与诺成是一种法律行为分类的方式,所以B,C必选其一,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交付标的物,而赠与行为只要求双方达成一致,不需要交付。所以它是一种诺成法律行为。

3、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赠与合同的撤销分为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任意撤销。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无需任何理由。

4、诺成性民事行为是常态,而实践性民事行为则属于例外。根据《合同法》第366条的规定,保管合同属于实践性民事行为。

5、法律分析:赠与合同应属诺成合同,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认定合同成立的合同。实践合同是指在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须有实际交付标的物或者有其他现实给付行为才能成立的合同。

6、你好,诺成性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买卖、租赁、承揽等合同行为均属诺成性法律行为。除法律规定或双方当事人有特别约定外,双方意思表示达成协议即发生法律行为的效力。

赠与是单方法律行为还是双方法律行为

赠与是单方还是双方法律行为赠与是双方的法律行为。赠予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一般要通过签订赠与合同或口头约定等形式来完成。

属于双方行为。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法律主观:赠与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法律分析:赠与是双方的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意、双方的法律行为,它需要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

有关赠与合同的法律

法律主观:赠与合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从法律上来讲,只要赠与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不能力、对所赠与的财产拥有处分权、自愿赠与他人,由赠与人与受赠人签名确认后,该赠与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主观:法律对赠与合同的规定如下: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法律主观:民法典对无偿赠与的规定是怎样的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赠与法律规定条文

法律主观:赠与合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从法律上来讲,只要赠与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不能力、对所赠与的财产拥有处分权、自愿赠与他人,由赠与人与受赠人签名确认后,该赠与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

赠与是指赠与人不求回报地将财产或者权益转让给受赠人的行为。

法律主观:我国民法典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一)未经公正的 赠与合同 为实践合同,即除了有赠与人的赠与意思表示成立,还需实际的所有权转移才能够使赠与合同生效。其中不动产为登记,动产为交付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