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同工同酬(什么叫同工同酬税前工资)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劳动法规定的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的若干规定。2009年10月,人保部透露将出台工资支付条例。该条例将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包括劳务派遣工在内,只要工作的岗位、职级、内容相同,应做到“同工同酬”——不仅工资待遇相同,社保、福利等也应一视同仁。“所谓‘同工同酬’并非要求他们的工资数额一样,而是允许在同一工资区间内进行浮动。人保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资支付相关法规,“同工同酬”将首次作为立法内容。无论正式工还是劳务派遣工,只要从事相同内容工作,应当获同级别工资待遇。
同工同酬是什么意思?
不分种族、民族、性别、年龄,做同样的工作,工作的质量、数量相同的,给予同样的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残疾、区域等差别,只要能以不同方式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即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同工同酬体现着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按劳分配这个大原则,即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中,同工同酬是什么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一般情况下工厂正式员工是采用的同工同酬方式计薪,派遣或者外包员工一般主要采用同工同酬和小时工两种,同工同酬即底薪+加班费+津贴+奖金+全勤这些。
计算方法:同工同酬,底薪除以21.75除以8等于周一到周五每天八小时内每小时的工资(也就是加班基数),周一到周五每天超过八小时的算平时加班即为加班基数的1.5倍工资。周六周日这两天上班的全部为加班基数的2倍工资,节假日三倍薪资。小时工,每月工时乘以每小时的工价即为每月工资。
同工同酬,是同等人员身份,同岗位同工种,同等级别同等经验的人的待遇应该是相当的,编制其实就是一个机构单位的架构,业务和人员规模,会随发展而调整。
1.是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
2.是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
3.是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
《劳动合同法》除劳务派遣外,规定只有在劳动合同中未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对用人单位才有同工同酬的约束。
事业单位的同工同酬,原来以为除了没有编制,其他什么都一样,后来才知道自己错了,是我错了,同工同酬既不是有编,又不是聘用,身份很尴尬,所以属于边缘人,单位有的福利可以给你发,也可以不给你发,因为你没有正式的编制啊,你能怎么样,听说有的单位同工同酬的只发在编人员的60%考核的钱,这还叫什么同工同酬啊,所以,结论是,还是带编的靠谱。
什么叫同工同酬,同工同酬的条件
您好:
一、什么叫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同工同酬体现着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按劳分配这个大原则,即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
二、同工同酬的条件
1、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
2、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
3、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
三、同工同酬的内容
1、不同种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同酬。
2、地区、行业、部门间的同工同酬。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差异很大,各个行业、部门的特点也都有所不同。因此,存在着地区、行业、部门间“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3、企业内部的同工同酬。这是同工同酬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同一企业中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劳动者,有权利获得同等的劳动报酬。
四、同工不同酬的危害
影响社会稳定
同工不同酬现象,会造成很多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出现,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不利于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更加不利于长治久安。
违法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在相差悬殊的同工不同酬之中,“公平正义”却受到严重破坏。
有悖效率至上理念
同工不同酬不但违反法律的规定,也违背了“以人为本”和“效率至上”的先进管理理念。这种用工方式短期内能为用人单位减少费用支出,却无益于用人单位事业的长远发展。
五、同工不同酬的解决办法
立法上提高针对性
虽然目前我国涉及同工同酬原则的法律法规不少,但是普遍比较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立法上要提高针对性,也可以用案例的形式推动同工同酬原则的贯彻。
从技术层面推动职位评价
企业薪酬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证内部公平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薪酬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进行职位评价,即把公司内部不同职能的职位放在相同的评价标准下进行比较,这样才能确定不同职位的薪酬标准,从而保证同工同酬。
加强执法监督
虽然在同工同酬问题上,法律存在针对性不够的缺陷,但是更为关键的是政府有关部门执法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