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用户资料泄露(泄漏用户隐私)

2025-10-21 13:17:48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一、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1、首先应该保留好相关证据,并向散布者、散布平台提出删除要求;

2、向公安机关、网络信息管理机关报案或投诉;

3、能够确定侵权责任人的,可以提起民事侵权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民法典》关于人个人信息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第九百九十九条

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第一千零三十六条 处理个人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在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的范围内合理实施的行为;

(二)合理处理该自然人自行公开的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信息,但是该自然人明确拒绝或者处理该信息侵害其重大利益的除外;

(三)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该自然人合法权益,合理实施的其他行为。

第一千零三十七条 自然人可以依法向信息处理者查阅或者复制其个人信息;发现信息有错误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及时采取更正等必要措施。

自然人发现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处理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

第一千零三十八条

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加工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告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一千零三十九条

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如何防止自己的隐私信息泄露?

平时在使用手机和电脑的过程中上,稍不注意我们就泄露了自己的隐私信息。今天我就来分享几个避免泄露隐私的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1.登陆网站要谨慎。在使用浏览器的过程中,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广告链接,很可能含有病毒。在网站中输入账号密码时,不要开启密码保存功能。定期清理浏览器数据。很多上网信息是可以被某些工具获取的,浏览器数据可能包含大量隐私信息,如QQ账号、银行账号等,记得定期清理浏览器数据,并设置浏览器保护。

2.保护好个人密码。支付宝账号、银行账号等私人密码要定期更换,多个账号之间尽量用不同密码,否则很容易被一举破解。密码尽量设置得复杂一些,最好采用数字、字母、符号多重组合。在陌生的场合输入密码时,注意周围是否有摄像头,有的话最好避开或遮挡。

公共WiFi谨慎连接在连接公共WiFi之前先确认其安全性,比如是否为店家或企业安全WiFi,尤其是一些免费WiFi更需注意,更不要在公共WiFi环境中输入个人信息。如果使用。下线先清理痕迹,或者开启隐私模式。

3.一是在处理快递单等含有个人信息资料的文件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一般情况下,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家庭信息,身份证号码等不要过于详细;

4.下载官方正版软件。不要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下载软件尽量去软件商店或应用官网下载。初次打开软件时,不要把权限全部选择为始终允许,用不到的权限尽量拒绝。

数据清除要彻底。当需要清除手机或U盘中的数据时,直接删除是无法彻底清除的,它们还有被恢复的可能。最好的方法是再次装满不相关的数据,然后再重新删除,重复多次,即可把之前的数据完全彻底清除。

澳电信公司遭黑客攻击,近1千万用户信息或被泄露,将有何影响?

澳大利亚电信公司遭到黑客攻击,近1,000万的用户信息被泄露。影响是这些用户信息都会被贩卖,每个人用户信息都有价值,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不良手段来进行购买。当用户信息被泄露之后,银行账户密码、家庭住址全部都被曝光出来,这对于生在互联网世界的我们来说极其恐怖。这是最大规模的黑客攻击,也让相关部门立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挽回一些损失,那么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电信公司遭黑客攻击

有不少用户发现自己的信息遭到黑客偷取,当地40%的居民遭到偷取,这一做法令人感到不解。不知道黑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000万只是一个大概数据,具体数据不得而知,让不少名当地民众感到恐慌。如果是小范围被攻击,只要找专业人士,就可以抵御攻击,该电信公司没有能力进行阻挡,导致大家的信息被泄露。相信因为此事件,大家对该公司的安保系统也产生了强烈怀疑。

二,将有何影响?

主要有两点影响,第一,用户资料会被贩卖。这些用户的所有个人资料都会被贩卖,还有一些重要密码,比如说银行密码,如果被公布于众,只会引起不法分子注意。第二,显示了运营商的无能。从这点可以看出运营商对待此事件毫无招架之力,平时收取用户大量的钱,到关键时候却不能保证最基本的隐私不会泄露这一问题。通过此事件,可能有很多人都不想再在该公司购买手机号码或是携号转网。

总之,安全防御系统要一直不断的提升才能进行优化,否则遇到此类突发情况就只好被泄露,对于用户个人和电信公司都是极大的损失。

信息泄露的原因是什么?对学生、用户、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是因为一些不法分子想要通过这件事情赚取高昂的利润,所以用户的信息才会被泄露。如果信息泄露了,那么所有的用户都会接收到源源不断的垃圾信息,也会接收到接二连三的骚扰电话,不仅影响学生上学,而且用户也会产生一种反感的情绪,对于社会而言影响是巨大的!

信息泄露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原因吗?

信息泄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你的手机被一些有心人植入了恶意的软件,所以他人窃取了你的个人隐私,并且将你的个人隐私售卖给了其他平台。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网站就有一些漏洞,可你又浏览这些不良网页,所以攻击者利用网络漏洞入侵了保护信息的数据库,最终致使你的信息泄露。

对学生、用户、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来为你盘点

对于学生用户和社会产生影响是重大的,比如说当你的信息泄露之后,便会接收到源源不断的垃圾信息,而且也会接收到接二连三的骚扰电话,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总之各种各样应有尽有,让你无比无奈。

有些人会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然后办理你的身份证,在网络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而在银行当中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就会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还给身份证的主人,你说可恶不可恶?别人冒你的名花,你的钱,最终却还是需要由你来买单,希望大家不要做这个冤大头,尽量不要泄露自己的隐私!

信息泄露之后,会有什么具体的危害吗?

当你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之后,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便是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公安要求你转账,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信以为真,然后转账给对方,从而导致上当受骗!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千万不要让个人信息泄露。

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罚

泄露个人隐私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犯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个人信息在网上泄露,不想被害怎样及时止损?

一、个人信息泄露应该怎么维护自身权利

个人信息事关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一旦发现有泄漏个人信息并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当事人应立即报警,并尽可能的收集各种可能与个人信息泄漏相关联的线索或证据,避免更多人受害。作为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苦主,是可以依法申请诉讼的。

《刑法》第286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2)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3)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4)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照刑法第286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二、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做

个人隐私被泄露后,正确做法应该是:

①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②收集证据线索,留心收到的邮件和的电话,并记录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帮助自己维权。

③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④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第一时间通知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且对于无关紧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应选择不予理睬。

⑤如果个人重要信息丢失,且知道怎么丢失或有很多线索,咨询专业律师相关法律法规,律师给予肯定答复后,可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