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韩德馨(韩德馨的学生)

2025-09-07 13:07:19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韩德馨,以及韩德馨的学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一、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哪里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址在江苏省南通市经济开发区育贤路2号,该校是一所师范类全日制省属公办普通专科学校。

二、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介绍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肇端于1902年张謇创办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是中国师范教育的三大源头之一;1953年转为公立,改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1958年与创办于1905年的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合并;2005年4月与发端于1906年的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为南通高等师范学校;2014年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年9月与创建于1902年的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合并办学。

学校创办110多年来,文化积淀丰赡,优秀人才辈出;先后培养了8万多名毕业生,享有“红色师范”“教师摇篮”的美誉。曾经汇聚了王国维、陈师曾、朱东润、刘延陵等一代名师,涌现出以刘瑞龙、吴亚鲁、刘季平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革命志士,以袁翰青、严志达、韩德馨、魏建功、吴俊升为代表的诸多知名专家学者,以李吉林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专家和教学能手。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秉承“开风气之先”的传统,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为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作出了诸多性贡献。尤其是1984年在全国率先开启五年制师范教育模式,2007年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开展五年制师范生免费定向培养,在我国小学和学前教师教育领域独树一帜,享有盛誉。 

学校由南通校区、如皋校区、开发区校区组成。南通校区位于濠河风景区(国家5A级)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如皋校区“师范学堂旧址”古建筑群系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发区校区四面环水,书院风格,融合了中国元素、师范元素和生态元素,是南通的文化地标之一。全校占地面积577.68亩,建筑面积25万平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0.98亿元,馆藏图书82万册;教职员工616人,专任教师48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8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教师302人),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等8个师范专业,以及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财务管理、文秘等20个非师范专业;与 南通大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通过“3+2”及“5+2”模式合作培养本科层次小学、幼儿园教师。另外,学校作为国家、省、市三级教师培训基地及南通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挂靠单位,常年承担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约14000人次。

历经百余年探索,学校从引进西方师范教育模式到形成本土化师范教育体系,从沿袭技术性师范教育到倡导人格化师范主张,形成了祈通中西、砥砺自新的文化特质,凝聚为智民兴国、沉笃醇和的师范精神,赓续传播于杏坛巷陌,激励师范人坚守办学使命,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层次,倾力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的全科型师范院校,为中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再作新的贡献。

如皋现代有哪些名人?

如皋名人:(当代)

李昌钰:美籍华裔神探。他“让犯罪分子睡不着”。

韩德培:中国著名法学专家。

魏建功: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编有新华字典等。

黄蓓佳:著名作家。著有新乱世佳人,我要做好孩子等等。

卢新华:短篇小说伤痕,发表于1977年,在当时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张志熔:中国阳光投资集团总裁,福布斯上榜人物。

丁佐宏:月星(家居)集团总裁。

郭再斌: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

妙善大师:(1908-2000),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会副主席,浙江省佛教协 会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等职,在家乡主持建有“小普陀”----观音净院。

韩德馨:煤田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济民: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闵乃大:德籍华人数学家,计算机专家。

许大同:世称“万能博士”,加拿大籍华裔教授。

李定:国际知名计算机专家,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学者。

周玲美:自行车世界冠军,1990年亚运会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者。

秦旺萍:田径名将。

胡蓉:著名人气漫画家

 如皋历代群英荟萃、俊采星驰。近日瞻拜过宜兴名人馆,赞叹之余盘点起如皋历代的乡贤名宦,按宜兴的统计方法将尚书和都御史均算作丞相,倒也归纳出三位状元(王俊メ、朱希周、钱仲达)、四位帝师(胡瑗、孙应鳌、顾兰谷、沈岐)、六位丞相(吕岱、朱希周、何瑭、孙应鳌、沈岐、戴联奎)、四位大家(曾巩、冒襄、李渔、陈维崧)、五位院士(胡济民、闵乃本、马瑾、韩德馨、杨裕生)、四大泰斗(闵乃大、魏建功、韩德培、范成)、五位大学校(院)长(郭锡林、徐通模、李家顺、常惺、妙善)......,但仔细翻阅市志县史,诸多名人巨匠竟然缺如,故借媒体一隅,将业已被如皋人遗忘的几位乡贤逐一介绍,为皋城一壮声威,为皋人一吐豪迈。

区域热变质煤的显微煤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摘 要 我国许多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煤受中生代以来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在深成变质基础上,发生了广泛的区域热变质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煤种的分布。区域热变质煤的显微煤岩特征有:高反射率和强各向异性,发育热变气孔和各向异性体,煤中有热液矿物、富集某些微量元素、同生矿物受到热液改造。一些低煤化煤中沥青质体等组分受热液影响形成变渗出沥青体。

煤变质作用类型是影响煤性质和结构的成因因素之一。研究区域热变质煤的特征有助于确定煤变质分带原因,恢复地热演化史及分析煤成油、煤成气等问题。

近年来,联邦德国、英、苏、美、澳、波等许多国家,都发现一些煤田的煤受叠加热场的影响,发生了区域热变质作用(Stach et al.,1982;Teichmüller et al.,1979;Богданова,1985)。我国不少晚古生代煤,东部地区的中生代煤受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在原有深成变质的基础上,发生了广泛的区域热变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煤种的分布1)(韩德馨等,1980)。

一、区域热变质煤的特点

区域热变质煤与相同煤级的深成变质煤相比,具有Vr低、H/C低、芳香度较大,自由基浓度大,热解色谱最高裂解温度Tmax较高和S2较少的特点;在煤晶结构上具有芳香层La较大的特征。可见,变质作用类型是影响煤组成和性质的又一个重要的成因因素。

区域热变质煤的显微煤岩特征有:反射率和双反射高,出现热变气孔、各向异性体和热液矿物等。

1.反射率高、双反射高

反射率是表征煤化程度最常用的标志。豫西石炭二叠纪煤田的煤受燕山期叠加热场的影响,形成了煤级的环带状分布,出现了大面积高变质无烟煤带。济源克井矿区煤中无结构镜质体的最大反射率R°max高达6.6%。福建建瓯晚三叠世煤受燕山期花岗岩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无结构镜质体的R°max普遍在5.0%以上,最高可达9.3%。

双反射是在煤化过程中发育形成的与镜质组芳香层有序性相关的光学性质。区域热变质无烟煤的镜质组具强烈的各向异性。如豫西无烟煤的双反射ΔR大多在2.0%以上,可达4.34%,相对各向异性 大多在45%~50%以上,可达68%。建瓯无烟煤的ΔR也多在2.0%以上,个别高达8.48%,相对各向异性大多在50%以上,最高可达91.3%。

1)杨起等,1981,中国煤变质问题的探讨。

高反射率和强烈的各向异性是世界上典型区域热变质煤,如联邦德国布腊姆舍岩体上的石炭纪煤( Teichmüller et al. ,1979) 、苏联通古斯煤田二叠纪煤( Богданова,1985) 的共同特点,我国煤不仅有此特色,而且表现更为强烈( 表 1) 。

表 1 区域热变质煤的反射率和相对各向异性 单位: %

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些浅成区域岩浆热变质的地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煤强烈破碎,众多裂隙成为热液活动的通道,同一煤层不同部位的镜质组受热液的影响不同,反射率和双反射有相当大的变化,分布很不均匀,反射率面谱呈多峰状。

2. 热变气孔

这种气孔形态多样,常见圆形、椭圆形,受热液溶蚀而形成的往往带有毛边,呈港湾状。热变气孔孔径从 0. 1μm 到大于 10μm。一般认为热变气孔的形成与煤受热软化时挥发物产生和逸出有关。一些热变气孔孔壁及周缘常见放射状裂纹,有时也有环状裂纹,其成因与热塑状态下挥发物的逸出产生收缩作用有关。热变气孔周围及孔底时有小球体萌生,有时孔缘小球体的粒度及各向异性程度均向气孔中心方向增大,部分气孔充填有石英、方解石等热液矿物,表明这些气孔内壁曾与载热流体接触,载热流体带来的热能导致中间相小球体从镜质组中萌生。

3. 各向异性体

各向异性体是煤中各向异性相对明显的新生组分。由于均质镜质体反射率达 1. 0% 以后,各向异性渐增,因此各向异性体较强的各向异性是相对均质镜质体而言的( 表 2) 。各向异性体的形态各异,其命名可暂借用焦炭岩石学中的术语,如各向异性孢子体、各向异性角质体、各向异性树脂体、镶嵌结构体、叶状体、中间相小球体等。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微粒体具各向异性,可称之为各向异性微粒体。此外,部分富氢镜质组、孢子体所形成的各向异性体,在透射光下透明,正交偏光下各向异性强。

表 2

各向异性体的类型和丰度既取决于成煤原始物质和聚煤环境,又取决于原始煤级和热演化史。一般,在近海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富氢镜质组、沥青质体以及树脂体、孢子体、角质体等富含类脂物质的组分较易形成各向异性体。从煤岩成分来看,富壳质组组分的暗煤中各向异性体较亮煤、镜煤中多,含量可达 10% 以上。原始煤级及热演化史对于各向异性体的发育有相当影响。豫西煤田朝川矿区早二叠世二1煤受深成变质所形成的原始煤级约为肥煤阶段,正处于“生油期”,受区域热变质作用影响明显,较快的升温速度和较高的古地温,促进了显微组分的差异煤化作用,加强了富类脂组分的热分解,促使液态烃大量排出,从而大大增加了各向异性体的丰度和类型。豫西济源等地的二1煤,由于有巨厚的中生代覆盖层,盖层总厚达 4500m 以上,持续沉降时间长,原始煤级为焦煤阶段,经受区域热变质作用后虽已达高变质无烟煤,煤中仍有 3. 5% ~5. 7% 的各向异性体。而建瓯晚三叠世煤的煤级与济源相似,镜质组反射率和双反射也很高,但各向异性体罕见,看来可能与盖层较薄,原始煤级较低有关。

微区分析表明,各向异性体的碳含量高于镜质组,所富集的元素受热源、载热流体组成的影响。例如,豫西无烟煤中各向异性体普遍富含 C1,不少 K、Na 含量较高,这是热液作用的结果; 而豫西煤田朝川、韩梁等地受基性岩浆接触变质形成的天然焦中镶嵌结构体则富含Ca、Mg、Fe 等元素。

各向异性体的成因复杂,大多是原地萌生的,其中有固相转变的,也有经历中间相的; 此外,也有气相沉淀的。煤化过程中从富氢镜质组和壳质组中形成的“煤成油”及其他裂解产物,在进一步煤化中,可经过类似碳化时的共碳化作用等方式转变成各向异性体。

发育有各向异性体是区域热变质煤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在国内外一些低煤化程度煤中也有各向异性体存在,如加拿大的亚烟煤( Goodarzi,1985) 、我国平朔、大同等煤田的长烟煤、气煤,不过各向异性体的数量较少,缺少气相沉淀等类型。而这些煤田的煤通常被认为是深成变质所形成的,对其成因众说纷纭,是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4. 煤中热液矿物、微量元素及同生矿物的热液改造

区域热变质作用发育的地区,除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交代蚀变外,煤中也出现了多种热液矿物。如豫西、建瓯的高变质无烟煤中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以及磷灰石等典型低中温热液矿物组合,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 多为双晶) 、菱铁矿等,其产状以脉状为主,也有充填显微组分的胞腔和热变气孔的。

在异常的古热流影响下,煤中同生矿物发生了明显的热液改造。同生的黄铁矿微晶和莓粒溶解、活化迁移,重结晶成粗大的自形晶,或连成片状,或充填于裂隙中( 豫西、建瓯) 。陆源石英碎屑溶解,形成自形晶、半自形晶,充填在溶蚀孔、半丝质体胞腔和无结构镜质体的内生裂隙中( 贵州水城) 。

中子活化法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区域热变质煤中富集的微量元素,有时反映了由于岩浆热液活动所造成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例如,建瓯煤中钨含量可达 57. 6ppm,超过克拉克值几十倍,极为富集。微区分析证实,钨主要分布于热液矿脉中。以铈族轻稀土为主的稀土元素总量可达 196. 5ppm,也比沉积岩中常见值高。我国东南沿海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建瓯煤田四周几公里范围内都有燕山期花岗岩的分布。建瓯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与该区由燕山期花岗岩岩浆热液活动所造成的区域性钨、稀土元素异常是一致的。

除上述主要特征外,在一些煤化程度较低、但受过某种程度叠加热场或热液活动影响的煤田煤中,有些显微煤岩特征是值得注意的。如贵州水城的烛藻煤中( 处于气煤阶段) ,沥青质体受热液的影响,热解并微区运移到相邻的均质镜质体的内生裂隙和孔隙以及半丝质体的胞腔中,形成“变渗出沥青体”,其透光色为深棕色,但反射率低于均质镜质体,R0r为0. 265% ,无荧光。浙江长广树皮残植煤中的木栓质体受叠加热场的影响,也形成了充填于无结构镜质体内生裂隙中的“变渗出沥青体”。

二、结语

( 1) 煤变质作用类型是影响煤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成因因素之一。对区域热变质煤的组成和性质的深入研究,包括对其中各向异性体的组成和性质的研究,将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深度加工利用。

( 2) 区域热变质煤具有一系列明显的显微煤岩特征。这是煤中有机质和无机质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受温度、压力、时间及地球化学条件等变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根据对这些特征的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可较为确切地探讨煤变质带分布的原因,预测深部煤质,有助于恢复地区的地热演化史,也有利于研究大地构造发展史。深入研究区域各地质时期变质作用及其类型,对于分析煤成气的形成和赋存,矿井瓦斯的成因亦是有益的。根据有机显微组分热敏性不同,发育各向异性的程度不同,在高变质煤中可藉以判断原有的煤岩显微组成。

本课题得到韩德馨教授的热情指导; 毛鹤龄、陈中凯、戴纪民、李敏锐同志参加了部分样品的测试、采样、制片工作; 得到了河南省有关矿务局及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煤炭第一勘探公司、建瓯煤矿、水城矿务局的大力协助; 承蒙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杨绍晋等同志完成了微量元素分析,北京钢铁学院宋海涛等同志完成了扫描电镜观察及微区分析,在此一并致谢!

参 考 文 献

韩德馨、杨起主编,1980,中国煤田地质学( 下册) ,煤炭工业出版社。

Goodarzi,F. ,1985,Optical anisotropic fragments in a Western Canadian subbituminous coal,Fuel,No. 5.

Stach,E. et. al,1982,Stach’s textbook of coal petrology,Gebrüder Borntraeger,Berlin,Stuttgart.

Teichmüller,M. et al. ,1979,lnkohlung and Erdgas in Nordwestdeutschland,Fortschr. Geol. Rheinland u. Westf. ,27,137 ~170.

Бorдaнова,Л. . А. ,1985,Пребразование угле в зонах Tермального возействия интрузий. вк. : А. И . Г инзбург,иН. B. Иванов( peд) ,Углеосные Формации и петрологии углей,115 ~ 112,Недра,Ленинград.

( 本文由任德贻、钟宁宁、肖贤明合著,原载《中国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及地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7)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一、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和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共同组建。

二、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学校创办110多年来,文化积淀丰赡,优秀人才辈出;先后培养了8万多名毕业生,享有“红色师范”“教师摇篮”的美誉。曾经汇聚了王国维、陈师曾、朱东润、刘延陵等一代名师,涌现出以刘瑞龙、吴亚鲁、刘季平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革命志士,以袁翰青、严志达、韩德馨、魏建功、吴俊升为代表的诸多知名专家学者,以李吉林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专家和教学能手。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秉承“开风气之先”的传统,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为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作出了诸多性贡献。尤其是1984年在全国率先开启五年制师范教育模式,2007年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开展五年制师范生免费定向培养,在我国小学和学前教师教育领域独树一帜,享有盛誉。 

南通籍中科院院士有哪些

江苏南通16人

数学物理学部6人

1980 杨 乐——数学家 江苏南通人

1980 胡济民——理论核物理学家 江苏如皋人

1991 闵乃本——晶体物理学家 江苏如皋人

1993 严志达——数学家 江苏南通人

1995 李大潜——数学家 江苏南通人

1980 管惟炎——物理学家 江苏如东人

化学部2人

1955 袁翰青——有机化学家、化学史家 江苏南通人

1980 黄耀曾——化学家 江苏南通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人

1980 徐冠仁——核农学家 江苏南通人

1995 印象初——昆虫学家 江苏海门人

地学部3人

1980 施雅风——地理学、冰川学家 江苏海门人

1991 沈其韩——地质学家 江苏海门人

1997 马 瑾——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 女 江苏如皋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1人

1991 保 铮——电子学家 江苏南通人

技术科学部2人

1980 蔡金涛——电讯工程学家 江苏南通人

2001 陈 达——核科学与技术专家 江苏通州人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的知名校友

姓 名 简 历 刘之洵  1903年毕业于如师,以优异成绩放洋东渡,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学成归校执教.注重教法改革,效果显著。吴宗俊  1908毕业于如师,历任校长、教师五十余年,曾当选为如皋第二届人大代表,政协常委,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1956年70高龄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是如皋一生坚持小学教育的典范。宗孝忱  1912年如师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后为国立东南大学、江苏省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字学家。双“十二”事变后,东渡日本,曾任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汉文字学教授,台北师大、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中文大辞典》编纂顾问,个人专著颇丰。吴肃  1915年考入如师本科学习,1919年毕业后在金沙等地任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2年于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为江海地区革命运动的先驱者。同年暑假,与如师校友吴俊升、魏建功发起组织进步团体“平民社”,并办有社刊“平民声”。曾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历任福建、山东等省委宣传部长和互济会援救部长。1939年任平江新四军留守处秘书主任,6月12日在“平江惨案”中被军阀杨森杀害。吴俊升1918年如师第8届毕业生,后深造。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国民党教育部次长、部长,香港大学教授,后定居美国。魏建功 20年代如师校友。曾任中法大学、朝鲜京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西南联大、西南女子师范学院、台湾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一级语言学教授,副校长。兼任新华辞书社社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等。著作甚丰,达228种之多。刘诒谨 1923年校友,1932年任如师教师,后赴美深造,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邓小平访美,曾与会见。刘焕宗 1924—1927年就读于如皋师范学校,在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于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转学于晓庄师范,任中共晓庄师范学校支部书记。历任上海市副市长、教育部代部长、北京图书馆馆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陆景槐 1921—1924年在校读书,系如皋党组织发起人,大革命时期任南通县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曾任苏北军区后勤部长,如皋县县长等职,解放后任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韩德培 1930年毕业,后深造。当代法学家,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经济法研究中心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葛克全 1932年如师毕业,现为美国著名药物学家。丁正绎 1933年入学,原上海电影局局长。蔡 迪 1934年入学,曾任中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韩国磐 1937年毕业,后深造。六届人大代表,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隋唐史专家。韩德馨 1937年毕业,后深造。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部教授、中国煤炭学会泥炭委员会主任、中国矿岩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 济 1949年入校,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天俊 1949年入校,北京大学图书情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静生 1949年入校,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崇仁 1949年入校,浙江省话剧团编导,国家一级演员。朱 铭 1955年毕业,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席兼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冒瑞林 1959年毕业,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省电大校长。姚琅强 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历任教研组长、教育科研室主任,江苏省中师语文特级教师,曾被评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曾宪梓奖三等奖获得者。吴功正 1962年毕业生,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著有《小说美学》等多部著作。陆志平 1975年毕业,省中师语文特级教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曾宪梓奖二等奖获得者。曾任如师校长。责任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基教处处长。著有《小说美学》、《语文闲谈》、《口味与感悟》、《语文课程新探》等。李崇莹 1975年毕业。曾任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现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南通市劳模。许友兰 1975年毕业。现为附小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杨晓红 1979年毕业。江苏省教育厅评估院院长,博士。殷高华 1979年毕业。全国优秀教师,现任如皋市教育局局长。华应龙 1984年毕业。小学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吴海军 1984年毕业。新天下集团公司总裁。

关于韩德馨和韩德馨的学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