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翻译)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宣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翻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奉宣室以何年典故
- 2、宣室什么意思?
- 3、汉文帝宣室问的是晁错吗?
- 4、宣室前席的成语典故
- 5、“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哪里?
- 6、宣室求贤访逐臣原文及翻译
奉宣室以何年典故
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该句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原文段落: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译文:
放眼远望,心胸顿时舒畅,兴致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了清风,柔缓的歌声令白云陶醉,像在睢园竹林的聚会,宴会上的人酒量超过陶渊明,像在邺水赞咏莲花,席上人的文采胜过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千载难逢。
向天空中远眺,在假日里尽享欢娱,天高地远,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想到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远望长安,东看吴会,陆地的尽头是深不可测的大海,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山高不可攀。
关山重重难以跨越,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心系朝廷,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像贾谊那样去侍奉君王呢?
鉴赏:
作者以起伏跌宕的笔势,从“逸兴遄飞”写到了“兴尽悲来”。第四段头两句“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写的是宴会时丝竹管弦、轻歌曼舞的欢乐场景。接着将在座宾客杯中豪情和笔下才华堪比陶渊明、谢灵运。
良辰美景与共,赏心乐事具备,宾主难得相聚,极目远望,尽情地欢娱。到这里写的都是登临逸兴的乐。下面一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从宇宙无穷想到兴衰有尽:回望长安犹在夕阳下,吴会却如在云海间。
大地有穷尽,而南海深不可测,擎天之柱不可攀,北斗星辰遥远:关山难越,谁来为失意人悲痛?萍水相逢,都是异乡漂泊之人。满怀抱负,王宫何时能见?皇帝的召见,又要等到何年?作者以“失路之人”自指,叹息自己的命运。作者虽满腔热血,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而被当时社会所不容。
宣室什么意思?
(1).古代宫殿名。 殷 代宫名。(2).古代宫殿名。指 汉 代 未央宫 中之 宣室殿 。(3).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汉文帝宣室问的是晁错吗?
1、不是。
问的是贾谊!
2、有典故
宣室前席
宣室:未央宫(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长安故城内西南)正室。
前席:人在坐席上渐渐前移。
此典指汉文帝在未央宫宣室内听贾谊陈述,听得入神,在坐席上渐渐前移靠近。
后以此典比喻君王不重视人才;或用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情;也比喻受君王召见。
3、贾谊其人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十八岁时即以文才出名,二十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太中大夫(掌议论,备顾问),因好议论国家大事,被大臣周勃等排挤,贬为长沙王(辖地在今湖南)太傅(辅弼国君之官)。一年多以后,贾谊被召回长安(今陕西西安)朝见汉文帝。汉文帝正在虔诚地承受神之降福,坐在未央宫宣室里面接见贾谊。汉文帝因对鬼神之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本源。贾谊因而详细说明这里面道理。一直谈到深夜,汉文帝听得入神,在坐席上渐渐靠近。接见完以后,汉文帝说:“我许久没有见到贾谊,自以为超过他,现在看起来,还比不上他啊。”
4、有诗为证
唐代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宣室前席的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宣室前席的成语典故,希望能帮到大家!
典源出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释义用法 贾谊是汉代有名的才子,政治上也很有抱负,汉文帝召见贾谊时,却只问他关于鬼神之事。后用此典表现君王不以政事见问,不任用人才; 也用于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 亦用于表示受君王召见等。
用典形式
【前席】 唐·高适:“前席屡荣问,长城兼在躬。”
【入宣室】 唐·李白:“独弃长沙国,三平未许回,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及苍生】 明·刘基“不知前席夜,曾语及苍生。”
【问鬼神】 清·顾嗣立:“烘炉久已为铜炭,宣室何劳问鬼神。”
【宣室召】 唐·杜甫:“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宣室对】 宋·刘筠:“受厘宣室对,贾傅异诸生。”
【虚前席】 宋·杨亿:“好问虚前席,征贤走传车。”
【汉皇前席】 清·吴伟业:“此去好看宣室召,汉皇前席问苍生。”
【夜半前席】 唐·李商隐:“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宣室征还】 唐·刘禹锡:“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征还未白头。”
【宣室鬼神】 明·杨慎:“宣室鬼神思贾谊,中原将帅用廉颇。”
【贾生前席】 清·符兆纶:“虚说贾生前席召,可怜祖逖先鞭著。”
【宣室再见时】 明·高启:“秋风不洒梁园泪,宣室宁无再见时。”
【宣室记贾生】 宋·陈师道:“翘材必定延枚叟,宣室终须记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哪里?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商隐
作品:贾生[1]
内容: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2]
简析:
[1]贾生,指贾谊;宣室,未央宫的正殿。贾谊在汉文帝时担任朝官还很年轻,因一些建议触犯权臣,被放逐。文帝在宣室祭神后接见了他,问鬼神的本源,贾谊说得头头是道。此事在《史记》和《汉书》的贾谊传中有记载。
[2]“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矛头直指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的封建统治者,有讽有慨,寓慨于讽,并发出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叹。
宣室求贤访逐臣原文及翻译
01
宣室求贤访逐臣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贾生》原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02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03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04
创作背景:关于本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公元848年(大中二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
关于宣室和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翻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