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终身领取吗)

2025-06-16 08:10:59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顾名思义就是用于过渡的一部分养老金。计算“中人”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养老金就是渡性养老金。

资料扩展:

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新制度(或“统账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账户,则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以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乘以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再乘以过渡系数1.4%。因计算基数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相联系,也体现出缴费越高过渡性养老金越多。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意思?

不是过度养老金,是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退休待遇其中之一,我们退休后每月领取的退休待遇其实是有三部分组成的,即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但过渡性养老金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有在各省建立个人账户前工作或参保的退休人员才能够享受。包括参加机关事业职工单位养老保险和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只要符合条件都是可以享受到过渡性养老金的。

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来说,你只要是2014年9月30日之前工作的,以后退休都是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个时间点全国都一样。

但参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情况就要复杂的多,因为各省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点不太一样,最早是1993年1月开始的,最晚则是2000年7月1日才开始,跨度达7年半。不过,大部分省份建立个人账户时间相对集中在1996年度和1998年度两个时间段。每个省建立个人账户开始时间详见下表:

企业参保人员可以对照上表,查看自己是否在本省建立个人账户开始时间之前参加工作或参保缴费的,如果是,退休就有过渡性养老金。当然,有的人虽然在建账后参保,但有视同缴费年限,那么也是可以享受过渡性养老金的,比如早期当过兵且未实际缴费的人。

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如何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如何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哪些退休人员有,怎么算?

一、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

所谓过渡性养老金,也称附加养老金。是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为特殊群体,额外发放的养老金。

二、哪些人有过渡性养老?

从计算公式来看: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折算年限)*1.1~1.4% 。

过渡性养老金与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个人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折算年限等因素有关。通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养老金计发基数和个人缴费指数,相对来说是存在的数值,不可能为0。

但是,视同缴费年限和折算年限就不好说了。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视同缴费年限和折算年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退休时,有过渡性养老金,有的人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 最 直接的原因。

简言之:退休时,有视同缴费年限、折算年限的人,就有过渡性养老金。反之,则没有。

 另外,很多事业单位的职工,过去是不缴纳养老保险的。2014年10月,养老金并轨,事业单位职工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对于在2014年10月以前的工龄,也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也会有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意思

一、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意思?

过渡性养老金是指养老金个人账户建立以前,参加工作或之后退休的人员,由于之前的工作年限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后个人账户不能完全提现其劳动年限,因此给他们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

二、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

(1)过渡性养老金=调休是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2年10月至1998年6月的缴费年限*1%*本人实际缴费指数;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2年10月前的缴费年限*1%*本人视同缴费工资指数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实际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只有在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或退休的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的补偿,建立个人账户后参加工作就不会有这部分补贴了,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的历史问题,随着未来的不断发展慢慢会消失的。

什么叫过渡性养老金

法律分析:过渡性养老金是指计算“中人”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养老金。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为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地区发展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即基本养老金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作为一种过渡性安排,不是每个人都享有的。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