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怎么灭亡的(清朝如何灭亡的)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清朝怎么灭亡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清朝如何灭亡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清朝是怎样灭亡的?
- 2、清朝是怎么灭亡的
- 3、清朝是如何灭亡的??
清朝是怎样灭亡的?
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清朝灭亡。
1911年5月,清廷组成由庆亲王奕劻领导的“责任内阁”,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不过,该内阁中的很多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很多转向于革命派合作。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
扩展资料:
清朝灭亡后,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清室成员得以继续住在紫禁城中,宫廷内尊号、待遇、年号保持不变,保留太监、侍卫、宫女,保留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机构,依然称孤道寡,封官赐谥,保持帝王气派,与民国政府分庭抗礼,俨然国中之国,史称“逊清小朝廷”。
1917年6月,盘踞徐州的清朝将领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
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拥戴已退位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复辟,史称丁巳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
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但依旧被部分清朝遗老旧臣尊为皇帝,在北平什刹海、天津张园、静园等居住地内依然继续维持着的一个微型小朝廷,史称“后逊清小朝廷”。
清朝是怎么灭亡的
1840年来,清政府两次鸦片战争战败,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惨败,被迫开放门户,西方先进的思想、制度和技术开始影响国人,内部历经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还有几次天灾,统治集团对外的软弱妥协也招致国人不满,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清政府在内部进步官员的争取下,打出预备立宪的旗号,宣称要在20年内实现君主立宪,但是阻力重重,最终只搞出一个大部分成员为皇族的“皇族内阁”。后来为了保护对铁路的自主权,在四川又发生了浩大的保路运动。清政府不得人心。
最终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随后各省相继爆发革命,宣布独立,巨大呼声下清政府被迫启用袁世凯去镇压革命军,实际上朝廷大权完全由袁世凯把握,整个清政府名存实亡。革命党方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由于实力不足,不得不向袁世凯妥协。
南北谈判中,南京方面提出若袁世凯使清帝退位,可以保举他为大总统。于是袁世凯经过劝说(没有传说中逼宫那么夸张…),使溥仪(当时是孩子,太后以他的口吻)下诏退位。
清朝是从1936年开始,毁于1912年。
拓展资料: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战后,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政治上推行首崇满洲、圈地投充、文字狱等,军事上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20年间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清朝是如何灭亡的??
清朝的灭亡过程:
在清朝后期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去过的外国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丧失严重,清朝政府被迫开始了变法革新,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由于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在后期又相继爆发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彻底的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1912的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引诱之下,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正式宣布退位,溥仪退位以后随即中国成立了民国政府,实现了五族共和,大清王朝从此彻底灭亡。
扩展资料:
公元一九一二年为民国元年。这一年的一月一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随后,袁世凯与孙中山秘密协商,孙中山表示同意让位,由袁世凯继任大总统。
二月十二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绵延了两百年多年的清朝统治从此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也结束了。隆裕太后授权袁世凯全权代表清廷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提出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随后,南京临时参议院召开特别会议讨论了清廷提出的条件,并提出了清帝退位条件的修正案。
袁世凯再次提出清帝退位条件,南京临时政府随即提出了清帝退位条件的最后修正案。袁世凯召集内阁各部大臣及宗室王公会议,讨论南京临时政府的最后修正案,并最终通过了该修正案。二月十二日以宣统帝奉隆裕太皇懿旨的名义,颁布了宣统皇帝退位诏书。
1912年,隆裕太后偕同皇帝溥仪在乾清宫颁布了 退位诏书。各位国务大臣在唐在礼、姚宝来、刘恩源、蔡成勋四个侍卫武官的护卫下,参加了接奉皇帝退位诏书的仪式。接受退位诏书那天,袁世凯并没有进宫,而是由胡惟德代替他带领各国务大臣入宫。
这是因为袁世凯在东华门发生遇炸事件,此后他就称病在家办公,暂不入朝,任何需入朝办理的事务,均由外务大臣胡惟德代表。二月十二日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各位大臣就聚集在乾清宫宫内东南角上的廊子里。过去大臣们就在这个廊子里候旨,廊子相当大,有几间屋那么长。
这天,整个紫禁城戒备森严,奉命进宫的大臣们都担心闯出几个宗社党人来拼命。这些历经政治风云的大臣们不禁感叹道,诏书一下,淸朝的天下就只限于紫禁城里了。大臣们进宫后,就坐在廊子里等候,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表面上和往常一样,但内心中却忐忑不安,感叹很多。
不久,有人通知太后就要上殿了,请各位大臣上殿。胡惟德马上带领众大臣向殿里走去。胡惟德在距宝座约一丈远的地方站住,其他几位国务大臣按秩序在胡惟德的左右排成一列,面向宝座站定。另外四名武官站在大臣们的身后。此外,还有四名太监站在两旁侍候。
随后,有两个太监从后面走出来,分站在两边,走在后面的是隆裕太后,溥仪走在最后。胡惟德领着全体大臣向皇帝、太后行礼,但不是跪拜礼,而是连鞠了三个躬。隆裕太后则以点头作为还礼。礼毕,又有几个随扈的太监从后面走出。
隆裕落座在正中宝座上,溥仪坐在旁边的一把椅子上。胡惟德先开口解释袁世凯未能出席的原因。隆裕太后点头称是,接着说道:为了使国家早一天得到统一,全国老百姓早一天得到安顿,过上没有战争的太平日子,我和皇上决心按照议和条件把国家大权交给袁世凯,由他来筹备共和政府。
今天,颁布诏书,宣告退位,也可以叫袁世凯早点出来,为天下的安宁做些事情。隆裕说完就慢慢站了起来,把预先写好的诏书拿在手里,慢慢递给了胡惟德: 你把这道诏书交给袁世凯吧,务必要把我的意思转告他。
胡惟德连忙走到隆裕座前,毕恭毕敬地鞠着躬,伸出双手把诏书接了过来,并说:“太后睿明鉴远,顾全皇室的体面和百姓的安危。 太后的这份苦心,袁世凯和各位大臣、世间百姓没有不知道的,绝不会辜负太后的一番慈衷善意的。
况且优待条件已经确定,今后必然做到五族共和。如今大局已定,今后的天下就是太平的天下了。敬祈太后保重,太后放心。
胡惟德说完话后,太后脸上露出凄惨的神情,溥仪冷冷地呆在旁边,现场气氛肃穆。隆裕太后不想多待,草草地就退朝了。胡惟德又领着大臣们走出乾清宫。一路上,大臣们都无话可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清朝怎么灭亡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清朝如何灭亡的、清朝怎么灭亡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