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关于标准工时如何计算的信息

2025-06-28 04:07:00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标准工时怎么算出来?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时间*(1+宽放率)观测时间: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评比系数: 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目的是将实际的操作时间调整到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

其中影响评比的因素包括:

a)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b)设备工具的完善度

c)操作者的教育程度

d)工作的困难度

以100%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果评价系数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评价系数为0.6(即60%),由代表作业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60%。

宽放:宽放是指由于疲劳,生理需求,管理需求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而给予标准工时制定调整的一个方法。

产能的定义

产能:是指单位工作时间内的良品的产出数

工作时间:员工的实际的作业时间,由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良品产出数:生产现场的产出必须一定要是良品才能作为产能计算的依据

产能的计算

产能的计算公式:

产能=单位工作时间/周期时间

拉的周期时间是指该拉产出单位产品的时间间隔,它等于该拉的瓶颈时间

单位工作时间是指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标准工时及产能计算软件

工时及效率管理系统: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利用Web浏览器方式从任意地点详细地、逐项活动地查看生产和即时劳动力数据,包括标准工时及产能数据等,通过工时及效率管理系统,生产管理人员在任何地点就可以实时清晰地了解到整个生产车间的工时、工单、产能等内容,真正帮你打造一个透明化的生产车间:

工时及效率管理网络结

通过工时系统的实施,可实时掌握现场所有生产线人员或生产线的状态,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及调度生产线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系统的工时统计等数据,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工时、产能及效率数据,用于核算员工工资及计算人力成本,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统计、核算。该系统收益如下:

绩效管理:帮助客户轻松实现生产绩效管理,实时掌控个人、班组、车间的效率数据;

生产效率: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班时间;

生产调度:随时掌握各生产线人员的工作状况,帮助实现灵活的人员调度;

消除浪费:减少生产闲置时间,减少人员及时间的浪费;

物料管理:通过移动终端的网络功能,及时通知仓库补充物料;

管理决策:为管理决策提供全面、实时数据;

客户服务:使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实时掌控订单进度,提高出货的准时性。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

工时的计算问题,需要从工时制度来理解。

工时制度即工作时间制度,据现有情况,我国目前有三种工作时间制度,即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标准工时是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时制度。

在标准工时制下,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工人每天工作的最长工时为8小时,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

综合计算工时制。这类是以标准工时制为基础,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根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的第五条至第七条的规定,该类工时制度有以下的特点:

①一般以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②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当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应当不能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③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无论劳动者平时工作时间数为多少,只要在一个综合工时计算周期内的总工作时间数不超过以标准工时制计算的应当工作的总时间数,即不视为加班。若超过,则超过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规定支付报酬,且延长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不定时工时制度,这是指,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是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一种工时制度。

根据劳动部劳部发[1995]309号《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7条,《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的第八条以及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该类工时制度有以下的特点:

①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

②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用人单位应采取适当的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③实行不定时工作制,除法定节假日工作外,其他时间工作不算加班。

请问怎么计算生产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1+宽放率);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

1.

生理宽放一般取2%~5%。

2.

疲劳宽放一般取5%~20%;

3.

管理宽放一般取3%~10%4.特殊宽放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1+宽放率);

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x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

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

1.生理宽放一般取2%-5%;

2.疲劳宽放一般取5%-20%;

3.管理宽放一般取3%-10%;

4.特殊宽放,如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