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低保户标准(低保户标准年收入是多少)

2025-07-04 06:41:52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低保户的标准是什么

低保户就是指家中平均月收益小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村)民,享有我国低保政策补贴的家中。由于地方发展不平衡,因此各个省份的最低生活保障还有较大差别。

享有该对待的家庭种类:无经济来源、无工作工作能力、没法定赡养人或法定监护人的居(村)民;领到失业金期内或下岗救助到期仍无法再次学生就业,家中平均月收益小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村)民。

在职员工在领到薪水或最低工资标准及退休职工领到养老保险金后,其家中平均月收益仍小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村)民;别的家中平均月收益小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目标)。

低保的目标:乡村低保政策目标是家中年人均纯收入小于当地的低保规范的农村百姓,主要是因残病、年老体衰、因公负伤及其生存环境极端等因素导致日常生活长期艰难的农村百姓。

规范建立根据:乡村低保政策规范由县级以上地点市人民政府依照可以保持本地农村百姓全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所必不可少的用餐、穿衣服、自来水、用电量等花费明确,并补报一级地区市人民政府审批后发布实行。乡村低保政策规范要伴随着本地日常生活用品价钱转变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适度开展调节。

低保户条件和标准

法律分析: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低保户的标准最低600元/年,最高2560元/年。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享受该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类: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低保户标准是什么

申请低保户的标准主要是当事人具有非农业户口,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者当事人具有农业户口,其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第三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遵循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

农村低保的标准是什么?

一、农村低保户的标准

低保户享有一定的低保资金,在我国每天有超过千万的人口享受低保所提供的基础物质。而低保户的申请也是城市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农村,如果家庭的个人年均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时候,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农村低保。

首先是申请条件,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申请人,可以进行申请。

二、农村的低保保障得待遇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同时申请需由户主提出申请,同时申请人还必须具备下列的条件。

1.首先,是当事人拥有当地的农业户籍,同时常住地为当地。

2.其次是在收入方面,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申请前的十二个月的人均纯收入是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含了具有法定的赡养义务,抚养义务以及其他的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的人员,共同生活居住的所有家庭成员。

3.三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恶劣,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其财产的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同困难家庭的状况的实相符的。

4.四是,如果家庭的经济状况不符合相关的申请条件,但是其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150%以内的,同时家庭成员中出现了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重残疾人员,患有重大疾病人员,可以进行分户独立申请。

同时为了严格把控低保人员的名单以及支出,使得低保尽其所用。

三、在出现下列情形的时候,原则上是不可以享受到低保的待遇的。

一是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但是其拒绝劳动,任手上的山林,土地荒芜,或者拒绝参与由相关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劳务输出等。

二是,在有关低保管理部门进行入户调查,或者是收入调查时,拒绝配合,或者隐瞒自己的真实收入,转移个人收入等行为。

三是,有法律规定的扶养义务的人存在,同时义务人有能力履行义务的。

四是,长期进行高档奢侈品消费,且消费额远远超出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

五是,家庭财产状况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高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或者不符合保障的条件的。

六是,存在赌博,吸毒等问题使得其生活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在经过教育之后,仍然不予以改正的。

最后是县以上的人民政府有其他的规定,规定不能享受农村低保的待遇的。

低保户是什么标准啊?

法律分析: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低保标准最低600元/年,最高2560元/年。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享受该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类:

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低保户三个档次标准

低保分有三个级别: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其中一级最高,三级最低,低保金是按户为单位每月发放的。1、一、二、三等级是根据家庭人数、困难程度、地区差异来判定具体是属于哪一个等级。三个等级的给予补助的数额不同,越困难给予补助越多,也就是说,第一等级是拿到补助最多的。

法律分析:低保分有三个级别: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其中一级最高,三级最低,低保金是按户为单位每月发放的。1、一、二、三等级是根据家庭人数、困难程度、地区差异来判定具体是属于哪一个等级。三个等级的给予补助的数额不同,越困难给予补助越多,也就是说,第一等级是拿到补助最多的。2、申请农村低保待遇需具备的条件:(1)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2)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政部门)。3、低保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4、目前全国城乡低保对象达7487.4万人,其中城市低保2307.8万人,月标准240元,同比增长7.1%,人均补助水平168元,同比增长15.9%;农村低保5179.6万人,年标准1136元,同比增长8.8%,月人均补助水平62元,同比增长22%。

法律依据: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