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劳动法37条(劳动法第37条辞职赔偿)

2025-10-27 15:15:19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劳动法37条,以及劳动法第37条辞职赔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劳动法第37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内容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离职的,需要提前三十天递交辞职申请,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离职的,需要提前三天告知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主动离职符合劳动法第几条的规定?

员工主动离职符合劳动法第37条和38条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所示: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法第37条是什么内容?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劳动法37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劳动法第37条辞职赔偿、劳动法37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联系人:福佑陪诊
  • 微信:18514096078
  • 电话:1851409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