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岁星又叫什么星)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岁星,以及岁星又叫什么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岁星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岁星
1、岁星太岁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凶神。一说为木星(岁星),一说为主四时寒暑之神,一说为十二时辰之神。
2、岁星:中国古星名,就是现在太阳系8答行星之一,木星。也称“太岁”,又称大浩(太昊)。
3、当前木星于“人马座”运行,现在晴天的天要亮时,南边看见一颗略黄的亮星,就是岁星——木星。

岁星是什么意思
岁星释义:
1.即木星。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来纪年,故称岁星。《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数年在西也。”《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旧唐书·宪宗纪上》:“壬申夜,月掩岁星。” 清 黄遵宪 《十月十九日至沪》诗:“海水萍踪仍此地,岁星荔实忽周天。”2.即太岁。用以喻灾祸。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之一:“廿载江湖负壮心,终看 吴 越 岁星临。”参见“ 太岁 ”、“ 岁破 ”。3.相传 汉 东方朔 仕 汉武帝 为大中大夫。 武帝 暮年好仙术,与 朔 狎昵,从 朔 求不老之药及吉云、甘露等。 朔 尝谓同舍郎曰:“天下知 朔 者唯 大王公 耳”。及 朔 卒, 武帝 召 大王公 问之,对以不知。问何能,对以善星历。乃问诸星皆在否,曰:“诸星具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帝仰天叹曰:“ 东方朔 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事见旧题 汉 郭宪 《东方朔传》。后遂用为典实。 清 王图炳 《游仙》诗:“君王欲乞长生术,不道郎官是岁星。”
[拼音] [suì xīng]
岁星指的是哪颗行星 岁星指的是什么行星
1、岁星指的是木星。
2、木星(mu xing)古称岁星,是离太阳远近的第五颗行星,而且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木星(a.k.a. Jove)希腊人称之为 宙斯(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
中国古称什么为岁星
中国古称木星为岁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古人早已认识这颗行星 ,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 [19] 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
从地球看木星,视星等最高可达-2.94等,已经可以在地面照出物体阴影。木星是继月球和金星之后,是夜空平均亮度第三的天体(火星在其轨道的特定点上时能短暂超过木星的亮度)。
木星是颗巨行星,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但却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但只占十分之一分子数量的氦,却占了总质量的四分之一;它可能有岩石核心和重元素,但没有可以明确界定的固体表面。由于快速地自转,木星的外观呈现扁球体。大气层依纬度成不同的区域带,在彼此的交界处有湍流和风暴作用着。
木星的质量大小:
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由于它的质量是如此巨大,因此太阳系的质心落在太阳的表面之外,距离太阳中心1.068太阳半径。虽然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非常巨大,但是它的密度很低,所以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21倍,但质量只是地球的318倍。
木星的半径是太阳半径的十分之一,质量只为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所以两者的密度是相似的。“木星质量”(MJ或MJup)通常被作为描述其它天体(特别是系外行星和棕矮星)的质量单位。因此,例如系外行星HD 209458 b的质量是0.69MJup,而仙女座κb的质量是12.8MJup。
理论模型显示如果木星的质量比现今更大,而不是318个地球质量,它将会继续收缩。质量上的些许改变,不会让木星的半径有明显的变化,大约要在500地球质量(1.6MJup)才会有明显的改变。尽管随着质量的增加,内部会因为压力的增加而缩小体积。
结果是,木星被认为是一颗几乎达到了行星结构和演化史所能决定的最大半径。随着质量的增加,收缩的过程会继续下去,直到达到可察觉的恒星形成质量,大约是50MJup的高质量棕矮星。
然而,需要75倍的木星质量才能使氢稳定的融合成为一颗恒星。最小的红矮星,半径大约只是木星的30%。尽管如此,木星仍然散发出更多的能量。
它接受来自太阳的能量,而内部产生的能量也几乎和接受自太阳的总能量相等。这些额外的热量是由开尔文-亥姆霍兹机制通过收缩产生的。这个过程造成木星每年缩小约2厘米。当木星形成的时候,它要比当前观测到的要略大一点。
岁星指的是哪颗行星
岁星指的是木星。
岁星就是我国古代最开始对于木星的称呼,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木星绕行天球一周大概是12年,这与地支是一样的,因此就有了岁星这个称呼。不过后来到了西汉时期,司马迁发现木星表面好像是青色的,青色联系到五行属于木,因此岁星又被司马迁改名为木星,之后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现在。木星在我国古代地位很高,尤其是道教更是将木星当成是福星。
木星特征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星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在距离表面至少5000千米深处,液态氢在高压和高温环境下形成。据推测,木星的中心是一个含硅酸盐和铁等物质组成的核区,物质组成与密度呈连续过渡。
木星是气态行星(又称类木行星),即以非固体物质为主要组成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赤道直径为142984千米。木星的密度为1.326g/cm³,在气体行星中排行第二,但远低于太阳系中四个类地行星。
为什么古代称木星为岁星?
木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岁星。
在中国古代,五大行星是和太阳、月亮并列的,称为日月五星,一起称为七曜。分别为荧惑星(火星)、辰星(水星)、岁星(木星)、太白星(金星)、镇星(土星)称为五星,五星又称五曜,加上太阳星(日)、太阴星(月),合称七曜。
七曜,源于古代中国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可追溯周朝。自两汉时期应用甚广。《史记·天官书》中记载道,"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1、金星,因为亮度较强、成银白色,所以古代称呼为明星、大嚣、太白。是天空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行星。《诗·小雅·大东》中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是古人把金星当成了两颗星星,黎明见于东方的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的叫长庚。
2、木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地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
3、水星,古代叫辰星,离太阳最近,看上去总是在太阳两边摆动,离开太阳最远不超过三十度。我国古代把一周天分为十二辰,每辰约三十度,故称水星为辰星。
4、火星,古代叫荧惑,以其红光荧荧似火而得名。在古中国,取其“荧荧如火、亮度与位置变化甚大使人迷惑”之意,命名“荧惑”,火星又名罚星、执法。
5、土星,古代名镇星,土星每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每年进入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叫岁镇一宿,好像轮流坐着二十八宿一样,故名镇星。
岁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岁星又叫什么星、岁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电话:18514096078
蒙ICP备20230035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