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谁(东山再起你不配前面一句是什么)

2025-08-13 14:56:47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谁,以及东山再起你不配前面一句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哪个历史人物?

出自谢安。

东晋时期的谢安,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谢安年轻时不愿意做官,任著作郎不久便以有病为借口辞官归家。

隐居在浙江会稽的东山,经常与王羲之、许询等一起游山玩水,写诗作文。朝廷知道他很有才干,征召他做吏部侍郎,也被他拒绝了。

后来,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请谢安做司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只好答应,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在谢安将要出任的那天,朝廷的官员们都前来送行。这时有位中丞名叫高菘,同他开玩笑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 到底出来了!“谢安听了这话,感到羞愧。

扩展资料

1、词义

再起:再次起来做官。从隐居的东山出来再次做官。喻指被重新启用。

2、用法

原用来比喻辞官隐退后再度任职。现在多用来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或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与”卷土重来“近义。

3、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晋书·谢安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这个成语指重新担任要职,常用于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东山再起”的近义词有:卷土重来、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的反义词是:一蹶不振、挂冠而去。

东山再起的用例

1.坏人很少会放弃他们的歹心,总是会看准时机,准备东山再起。

2.以他不服输的个性,一定正在准备东山再起。

3.这位政治家自从5年前失败后,现在又东山再起了。

4.今天这样安排,就是为了等待时机,以便东山再起。

5.犯点小错误,受点小处分,只要接受教训,今后还会东山再起的。

6.人最怕失败后便一蹶不振,失去东山再起的斗志。

7.这位政治家离开政坛多年了,却重新东山再起。

8.一个人只要不甘心失败,总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9.日本军国主义否认侵华历史,妄图东山再起。

10.怨天尤人于事无补,赶快了解失败的原因,好东山再起。

11.失败了,只要不灰心丧气,一切从头开始,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谁

;     “东山再起”典故出自东晋政治家谢安。“东山再起”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史学家房玄龄所著作品《晋书·谢安传》,原指再度出任要职,后也用来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以指挥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淝水之战而闻名。

东山再起说的是谁

      东山再起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东晋政治家谢安。东山再起出自唐代史学家房玄龄所著作品《晋书·谢安传》,原意指再度出任要职,后用于比作失势后重新得势,现一般取后一种用法。东山再起在句子中一般作为谓语或定语,近义词还有卷土重来、重整旗鼓等。

      谢安字俺石,别名谢东山、谢文靖等,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谢安年轻时隐居东山,不外出为官,直到40岁时才出东山历任要职,也是“东山再起这一成语和典故的来历。”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谢安指挥八万晋军打败八十万的前秦军队,因而一战闻名。

      《晋书·谢安传》的作者为唐代史学家房玄龄。房玄龄本名房乔,别名房梁公、房太尉,是唐朝初年的一位政治家、史学家和名相。房玄龄作为秦王李世民手下的谋士之一,于公元626年谋划了玄武门之变,后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成为良相典范,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西安还是刘邦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东晋的谢安。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

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人物简介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

谢安出身陈郡谢氏。自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 齐人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东山再起你不配前面一句是什么、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