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不愁四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方案)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两不愁四保障,以及两不愁三保障方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两不愁三保障分别指的是是什么?
- 2、两不愁四保障什么时候提出的
- 3、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
- 4、一安全两不愁三保障分别指的是,二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内容
- 5、精准扶贫“一有两不愁”是指什么
- 6、2017年脱贫标准是多少?
两不愁三保障分别指的是是什么?
“两不愁三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分别指的是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保障、住房安全保障。
两不愁三保障发展结果:
1、不愁吃。建档立卡户全面实现不愁吃,平常能吃得饱且能适当吃好。其中,国家贫困县98.94%的建档立卡户随时能吃肉蛋奶或豆制品,非国家贫困县99.03%的建档立卡户随时能吃肉蛋奶或豆制品。
2、不愁穿。建档立卡户全面实现不愁穿。国家贫困县和非国家贫困县的建档立卡户一年四季都有应季的换洗衣物和御寒被褥。
3、义务教育。建档立卡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其中,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户适龄少年儿童中,98.83%在校就学,0.26%送教上门,0.91%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休学、延缓入学、已初中毕业等不在校。
4、基本医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其中,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9.8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0.14%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0.01%为新生儿等正在办理参保手续、处于参军等特殊保障状态或暂时不需要。
5、住房安全。建档立卡户全面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其中,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户中,43.74%现住房鉴定或评定安全,或有其他安全住房居住;42.25%通过危房改造政策实现住房安全;14.01%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住房安全。。
6、建档立卡户全面实现饮水安全有保障,达到当地饮水安全标准。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户,在生活饮用水水量和水质方面符合标准;在用水方便程度方面,93.67%供水入户,6.33%未供水入户但取水方便;在供水保证率方面,99.86%不缺水,0.14%供水有基本保障但有少量天数缺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四保障什么时候提出的
两不愁四保障是在2011年提出来的,最初的提法来自于2011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
“两不愁三保障”指的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四个好”指的是四川省提出的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2011年中央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了新的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
扩展资料
总书记要求:
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要摸清底数,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工作力度,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习近平谈“两不愁三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李刚: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一安全两不愁三保障分别指的是,二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内容
1.一、两不愁不愁吃:主食能吃饱、至少每个月吃一次肉。
2.不愁穿:四季有换洗衣服。
3.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除了健康原因不能上学外,6~15周岁的孩子不能辍学。
4.保障基本医疗:由财政出资全部参加了新农合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有大病补充保险、慢性病人办理了慢性病卡、有签约医生服务、落实救助政策。
5.保障住房安全:是指居住在安全住房内,房屋可以是自有房,可以是稳定居住的亲戚、朋友、邻居家的房,可以是村里的公住房,也可以是租住的房,能付得起房租。
6.一安全饮水安全:水质鉴定安全,连续缺水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具体包括: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个方面。
精准扶贫“一有两不愁”是指什么
意思如下:
1.一有:增加收入,既是脱贫的基本前提,也是百姓富的题中之意。坚持发展生产扶贫这个主攻方向,以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全国扶贫标准。
2.两不愁:与时俱进确保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瞄准瓶颈、补齐短板,不断改善人民福祉。
3.精准扶贫
①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②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
扩展资料
精准扶贫的主要作用
1.进一步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大局,并重点推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下的贫困残疾人脱贫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2.贫困残疾人数量逐年减少
①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贫困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较好落实。
②5年来,有超过500万的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300多万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残疾人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1门以上的劳动技能,44.5万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8.3万贫困残疾人通过康复扶贫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了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
3.助推了保障贫困残疾人脱贫制度的建立
国务院制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其中“两项补贴”制度已在全国所有行政区划内建立,2100万人次残疾人从中受益,“两项补贴”已成为当前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精准扶贫
2017年脱贫标准是多少?
2017年脱贫标准是一超过、两不愁、四保障,即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饮水安全达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指标接近全国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扩展资料
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
1、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2、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4、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
5、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
参考资料来源:资兴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贫困户脱贫的公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7年扶贫标准
两不愁四保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两不愁三保障方案、两不愁四保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