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中国历史五千年(快乐背古诗中国历史五千年)

2025-09-03 05:12:05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历史五千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快乐背古诗中国历史五千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吗?

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

最近,夏商周断代工程己经取得突破性成就。专家己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确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黄因为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历史,故通常说“上下五千年”就是指代整个中国历史。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简易叙述中国历史的书籍,从中国传统的史前传说至明清时期,前后四千多年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历史上影响比较久远的事件和人物,此书有助于历史兴趣爱好者粗线条了解中国历史,串联历史梗概。

另有《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是描述世界各国历来影响比较久远的事件和人物的书籍。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就有几千年。在华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生命之源。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编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但本书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而是广泛涉及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使本书从一般的历史性介绍上升到对中华文化各个层面的广泛介绍。 帝事夏一千年左右。这样算来,从黄带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一般讲文明史,是以城、青铜和文字为标志的。考古工作者已在河南淮阳发现了一座属于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在这里发现了标志文明的青铜和文字。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计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黄帝时代的骨刻文字,专家认为这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科学家还发现山东大波口文化中晚期?quot;陶文"与商朝的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迹象,估计 "陶文"距今约五千年。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的一座古城遗址中又发现了一种与甲骨文差别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有11个宇,分五行排列。第一行3宇,其余各行皆2字,文字大小均匀,笔划纤细。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专家们还发现了河图和洛书。河图刻有一到十个自然数排列图形,洛书刻有一到九个自然数排列图形。这些图形是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龟甲上,人称 "河洛文化"。有人称这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证实中国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

提起中国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是极为自豪的。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国的历史可往前追溯五千年,自盘古开天,经过了:原始时期-黄帝-唐-虞-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新-东汉-三国时代-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等等朝代。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有不少人以为是中国吹牛吹出来的。其实不然。

但是这五千年是怎么计算的呢?究竟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算的呢?

1.西方认为我们只有三千年历史,中国诞生于200BC,即是秦始皇时期。

中国人认为自夏以来中国便是一个国家。此下,商周施行分封制,王之下为诸侯国,是统一的。秦的一统,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只是朝代更迭时的制度不同。而欧洲人不是这么理解的,欧洲一开始都是小国,自古罗马将古希腊灭了之后成为帝国。

然而在漫长的中世纪,罗马的国教基督教成为欧洲大陆实际统治者,教权高于王权。而王权之下另有领主,领主听命于王而并非绝对服从。此时,便有了法王那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历史原因,导致欧洲人对国土的认识与我们不同。

他们觉得统一才是一个国家的开始,之前的那种分封制他们并不觉得,而且就算是国内的史学界也并没有承认夏朝的存在,因为并没有任何出土的文物,只有史记和古籍中有记载,有人说那不是出土过一个夏朝首都吗,其实那是只能算是跟良渚文明之类相似的东西,没有出土文物文献的话,就不能算是。

可是即使这样我们的文明依旧源远流长了,没必要在乎这个东西,别的文明古国早就断绝不知道多少回了,他们的现在的人种都不是最开始的人种了,他们的文字语言也早就不同了。

只有我们的文字是一脉相承的流传下来了。所以外国人如果从秦朝算,也有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这方面考虑。但是研究中国历史没必要特别在乎外国人的看法,研究中国历史最好的永远还是中国人,外国人就算再大家,能摸到骨头但是触不到经脉的。把外国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当作一种参考就好。

2.五千年历史说法来源

以黄帝纪元开始算起,天象是“上元混沌甲子之岁、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七曜齐元。”后来的推算家(都是天文学家),根据这个现象推算,应该是现在讲的公元前2697年,那么现在按照黄历,2017年应该是4714年,道教内仍然使用。这个历法,其实也是历代采用的,唐朝时期,因为以老子为其祖,以老子生日为纪元,即公元前1300年。

也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从黄帝开始的,不是从哪个王朝开始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世袭王朝。根据现代考古学研究结果,夏王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灭亡于约公元前1600年,延续了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

这就是五千年文明的说法的来源。

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

一、中国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故事}

太多了 中华文明的起源??上古时期 盘古开天地 黄帝大战蚩尤 尧舜让帝位 大禹治水 奴隶王朝,三代更迭??夏商西周 周武王讨伐商纣 周公辅政 国人暴动 千金一笑 礼崩乐坏,战乱频繁??春秋战国 曹刿重创齐军 齐桓公的雄图霸业 管鲍之交 中原霸主晋文公 秦穆公任人惟贤 晏婴巧舌胜楚王 楚庄王一鸣惊人 伍子胥智过昭关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邹忌直言谏君 大诗人屈原投身泪罗 韩、赵、魏瓜分晋国 商鞅变法 苏秦合纵张仪拆盟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乐毅伐齐 田单大摆火牛阵 蔺相如完璧归赵 廉颇负荆请罪 秦国宰相范雎 信陵君救赵 秦始皇的身世 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灭掉六国 物极必反,众望所归??秦汉 中国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修长城建阿房宫 秦始皇巡游命丧沙丘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刘邦与项羽 巨鹿大战 刘邦灭秦进咸阳 鸿门宴 楚汉之争 背水一战 楚霸王自刎乌江 汉高祖杀马立誓 吕后临朝执政 萧规曹随 汉文帝从谏如流 晁错削藩七国之乱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骞出使西域。

能征惯战的卫青 大将军霍去病 霍光辅政重任在肩 司马迁与《史记》绿林赤眉起义 三足鼎立,群雄争霸??三国两晋南北朝 袁绍拥兵自立 一代枭雄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孙、刘联合战赤壁 陆逊纵火烧连营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客死五丈原 司马懿装病夺权 祖逖闻鸡起舞 物极必反,众望所归??秦汉 杨坚建立隋朝 隋炀帝荒淫亡国 群雄逐鹿胜者李渊 玄武门之变 圣僧玄奘西天取经 一代女皇武则天 唐明皇励精图治 大唐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暴逆必败 何谓“五代十国” 边境战乱,九州一统??宋元 赵匡胤陈桥兵变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南唐后主李煜 王安石变法 抗金英雄岳飞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忽必烈平定大理 明末混乱不堪,清朝取而代之??明和清前期 朱元璋建立明朝 郑和下西洋 昏君明英宗复辟 戚继光奋力逐倭寇 张居正忠心辅政 努尔哈赤建后金 萨尔浒之战 袁崇焕宁远大战 皇太极巧设反问计 闯王李自成起兵 吴三桂勾结清兵 郑成功 *** 康熙帝平定三藩 雅克萨之战 大思想家顾炎武 曹雪芹与《红楼梦》王朝腐败无能,名士奋起抗争??晚清和民国 民族英雄林则徐 鸦片战争 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一代枭雄曾国藩 同治帝后之死 戊戌变法 颐和园中的慈禧 戊戌政变 义和团运动 光绪与慈禧之死 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 末代皇帝登基 黄花岗起义 末代皇帝宣统退位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五四爱国运动。

二、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之为“史前时代”。

中国历史中有传说“伏羲创造八卦”,黄帝时期的“仓颉发明文字”等等,但都无证可考。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

距今近60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

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

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继夏而兴起的商、西周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

之后是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大约在5000年前,中国人已知道了冶炼铜的技术。

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使用铁器;在制陶方面,有了白陶和彩陶;丝织生产也相当发达,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丝织技术。到了春秋时期,制钢技术已经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空前活跃,涌现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孟子和军事学家孙武等人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长达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国家框架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们延用着。

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组织30多万人在中国北部修建了绵延5000公里的长城,并生前就开始修筑庞大的坟墓。1974年发现的、守护秦始皇陵的秦兵马俑震惊了世界。

8000个如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马和战车栩栩如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和“丝绸之路”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强大的汉王朝。

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使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

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绚丽的丝织品经此源源西运。随着东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也于公元一世纪时传入中国。

公元105年,官员蔡伦总结了民间造纸的经验,发明了造纸术,使人类的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汉之后,经历了三国、晋、南北朝、隋等朝代,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

李渊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实行一系列开明的政策,把中国封建时期的繁荣昌盛推向了顶峰: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纺织、染色、陶瓷、冶炼、造船等技术也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国水陆交通纵横交错。七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力量不仅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伊犁河流域牢牢扎根,甚至扩展到中亚的许多城邦。

中国与日本、朝鲜、印度、波斯、 *** 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宋、元、明、清(960—1911年) 唐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时期。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了宋朝(960—1279年)。宋朝曾先后有北宋、南宋,南宋时政权南迁,将北方先进的经济、文化推广到南方,促进了该区域的经济开发。

宋代天文、科技以及印刷术均居世界前列,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堪称人类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其孙子忽必烈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271—1368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包括新疆、 *** 及云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统一。

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至宋元时期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1368—1644年)。

其子朱棣(1360—1424年)即位后,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池和宫殿,并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1405年至1433年,他派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七次规模巨大的海上远航,途经东南亚各国、印度洋、波斯湾、马尔代夫群岛,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是哥伦布时代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海上探险。

明朝后期,中国东北部的满族人迅速崛起,于1644年建立清朝(1644—1911年),定都北京。清朝最著名的皇帝康熙(1661—1722年在位)统一了。

三、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一个笼统性的说法,并非实际数字。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我们是自西周共和元年开始有确切的历史纪年,迄今差不多三千年的时间。然而,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肯定原不止三千年,史书书写的历史要长的多。

由于没有直接的史料和其他证据,西周之前的历史一直受到质疑,直到甲骨文被发现,商代的历史才不得不被承认,但对于商代之前的历史很多人仍然抱着不承认的顽固态度。这股歪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甚嚣尘上,甚至有人提出《史记》不是史书,而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因为其中很多内容都是虚构的。

其实这些观点恰恰是对历史的漠视和歪曲。首先,从甲骨文来看,甲骨文已经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字,而文字从诞生到成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由此可以断定,在殷商之前,我们肯定还有一段悠久的文明历史,这段历史现在虽然没有发现,但并不能否认其存在。

第二,《史记》关于上古时期的很多记载以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确实是不可信的,但古代的科学没有发展的今天这个程度,古人的认知水平与我们不同,比如《五帝本纪》中的很多内容在今天看来应当是神话传说,但当时的人却相信是真实的,所以记录在史书中,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史记》作为史书的地位。相反,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发现这些历史传说,拨开迷雾,从中找出历史真相。

这才是客观、公正的历史态度。那些随意否定我们的文明历史,歪曲我们我们历史的做法是错误而有害的。

四、为什么要说华夏有五千年的文明

五千年文明史,其实也就是指黄帝至今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段历史也是以龙为图腾文化进而将龙作为民族精神、至高美德、以至成为民族精神凝聚的历史。这段文明史,在尧时已成型,因此也可以推论说,龙文化始于山西,也就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发展史。

近数十年来大量的考古新发现说明中国南北

各地的一些文明起源都在五千年以上,浙江的河姆渡、湖南的

城头山遗址等距今都有六千年到八九千年历史。人类学和民俗

学的研究成果也使我们相信东南沿海的百越族群在六千年前已

经过台湾,移民海外,散布到东南亚一带和太平洋上诸岛屿。

五、为什么说华夏文明没有五千年

说到中国古代史,我们常说的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禁让国人感到骄傲自豪。但要纠正的是中华文明,并没有五千年,实际的测算中并没有达到五千年。为什么呢?虽然说中国的文已有7000年的历史,但是文字是一种文化,并不能当作文明。

世界公认的文明标准有三个:

第一、有成熟发达的文字体系,商代中期,我们有了成熟的文字体系―甲骨文;

第二、有定居的生活状况和一定规模的建筑群或者大型的村落,夏朝的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其宫殿并没有成规模。目前我们确认的是部分是商朝,商朝有都城,有成规模的宫殿群;

第三、金属的工具和器皿使用蔚然成风,商代中期,才有大量的青铜器开始使用。

所有说,华夏文明从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46)这个时期的中期,即公元前的14-13世纪到现在,约3500年,是华夏文明的历史。

五大文明区域,古尼罗河文明、古两河文明、古印度河恒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爱琴海文明。我们中华文明是最年轻的文明。

大家或许很失落,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3500年我们依然是世界上最长的文明之一,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而且从未中断。

六、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原因:传说中,黄帝是大约45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而中华的文明肯定不止4500年,所以大概的说中华文明5000年。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甲骨文不是中华文明开始的标志,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扩展资料

中华第一批文明社会: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

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指哪五千年

五千年只是一个约数,时间划分大概是从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2000多年至今。总而言之,“上下五千年”的划分不是一个时代,而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代称。

所谓的“上下”划分有很多种说法。

其一,“上”指的是略带神话传说的历史时代,这一时代史书有记载,但过于荒诞,现实中的考古也有一定历史文物的出土。而“下”指的是有确切时间年代的记载,几乎没有历史争议也没有历史疑问。

其二,“上下”的划分是“公元1年”,在公元1年之前为上,往后为下。事实上,“公元”就是西元,也就是西方的一种纪年方法,这种历法以耶稣诞辰为元年元日,耶稣诞生之前则称公元前,西元历法在当今世界上普遍被使用。民国开始,西元逐步走入中国,如今的使用程度已经超过中国古代的“黄帝纪年”,甚至早已经与“农历”并重。

其三,上下五千年是指中国五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没有一个具体的年代划分。

其四,上下,没有具体的时间分界概念,只是一个形容词,是中华历史的总和。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解读就是“中华的历史一共五千年”。

中国五千年历史是什么?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

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

一般讲文明史,是以城、青铜和文字为标志的。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计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黄帝时代的骨刻文字,专家认为这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证实中国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中国五千年历史从何而来?

中国五千年历史,是始于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至今为五千年。

其中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前1046年。专家们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梗概式描述。

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一、中国五千年历史是由“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共同证源的。

1、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中国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

1996年启动,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工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相结合,设置9个课题44个专题,组织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名科学家进行联合攻关,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创造条件。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该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五计划”中的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工程正式启动于1996年5月16日,2000年9月15日结题。

2、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

该项目首先进行了为期三年(2001—2003年)的预研究。在预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夏季,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

该项目发布最新成果:在距今5000年前,我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

二、研究成果:

多年来,探源工程专家聚焦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以田野考古工作为中心,并将实验室“搬”到了考古工地,擦亮已经沉睡数千年的文明“星斗”,也为实证5000年中华文明提供重要证据。

在浙江良渚遗址,发现了建于距今约5000年前,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更大规模的外城。为了防止古城遭到洪水的侵害,在古城以北的山前地带,良渚人堆砌起巨型水坝,其工程量在全世界同时期的建筑中首屈一指。

在山西陶寺遗址和陕西石峁遗址,分别发现了面积在280万乃至40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这些城址内社会分化严重,高等级建筑周围有高高的围墙围绕。这一时期,墓葬中反映的阶级分化非常明显,小墓一无所有,或者仅有一两件武器或陶器;大型墓葬随葬品可达到上百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表明等级身份。

“像这样的社会,显然不再是原来我们认为的部落联盟,应该已经进入到国家阶段。”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说,“所以我们觉得,中原地区在这个时期已经进入到初级文明阶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基于90年来中国田野考古学成果的科学总结,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还从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和强制性权力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突出特征。

扩展资料: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中华文明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真正有文献记载年代的“信史”却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在此之前,中国的历史只能是传说和半信史,时间脉络十分模糊。

但由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缺乏有力的考古实证,公布《夏商周年表》以后,引发了不少商榷批评的声音。为了弥补这个缺憾,2001年开始启动旨在揭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经过十几年之后,5月28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探源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

当“上下五千年”不再成为“传说”,国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消息,在朋友圈呈刷屏之势。

“上下五千年”不再成为“传说”,是回归历史的真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载下来的历史,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进展,我们已经可以成功实现对这段历史进行描述,从而填补了历史上这一关键时段的空白。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也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组成部分,因此,这还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

“上下五千年”不再成为“传说”,是对“西方中心论”的有力驳斥。西方中心论,是随着中华文明近代的落伍、西方文艺复兴后产生工业革命殖民全球的产物。西方中心论是一种从西方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的一个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是对文明文化和历史的误解。

认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认为人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或者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这些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

对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历史地位进行正确的定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原动力,进而关系到人类文明的根本走向这样的大问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用丰富的证据和科学的研究揭示出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的客观事实,使“中华文明西来说”等谬论不攻自破。

“上下五千年”不再成为“传说”,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公众而言,历史的价值与魅力就在于其和现实之间的密切关联。

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之后的中国,深感于精神家园建设之迫切与重要。任何个人或民族,都不可能与过去割裂。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源头汲取营养,无疑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和最佳选择。

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这既揭示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秘密,更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商周断代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时政正文探文明之源 寻民族之魂——解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正文探源5000年文明:让历史不再是“传说”

关于中国历史五千年和快乐背古诗中国历史五千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