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族(58个民族多了哪2个)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川青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58个民族多了哪2个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未识别民族之穿青人是什么民族
- 2、有穿青人这个民族吗?
- 3、穿青人是什么族
- 4、穿青人是什么民族
- 5、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
中国未识别民族之穿青人是什么民族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歌词了。但是,如今出现了第“57”个少数民族。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第“57”个民族穿青族是什么民族你知道么?本期的中国未识别民族带你了解。
穿青人的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后期叫“穿青”。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明朝汉族南征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因而自认和当地汉人有区别,传统服饰尚青色,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解放后,穿青人为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普遍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例如贵州的穿青、广西的六甲等。
穿青人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的汉族民系。在部分穿青人的家谱、墓碑记载和传说中,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由于他们的争取,穿青人可以享受少数民族的优惠待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现有民族数仍是56个,但现在已有民族为穿青人的身份证。
现如今,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毕节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个市(州)所属的二十多个县(市、区)。
此外云南镇雄一带也有人自称是穿青人,可惜的是如今他们身份证上的民族栏标注的大都是白族,云南省境内的官方数据已无穿青人这一待定民族。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穿青人人口数量约六十七万人,其中,毕节市的织金、纳雍两县在当时已分别超过二十万。
“穿青人”在有些地区亦称为“里民子”,他们并没有自称的专名,有时也称“大脚板的”。“穿青”这个名称主要是用来区别于称为“穿兰”的汉人,这个名称始见于清代的文献记载中。当地各少数民族并不称他们作“穿青”,而是在汉人的名称前加个形容词,如“白汉人”、“穷汉人”、“大脚汉人”、“篙子杆汉人”、“吃荞麦的汉人”、“穿大袖子的汉人”、“当里民的汉人”等,由此可见,当地各少数民族是将他们视为有一些特点的汉人。
解放不久,大定、纳雍、织金的穿青地主曾召开过会议。因为当时他们听说少数民族地区不像汉族地区一般要进行土地改革,所以酝酿和鼓动穿青要求少数民族待遇。
【结束语】其实,中国未识别的民族不只有穿青族而已,在不久前,穿青族人的身份获得承认。如今,你是不是对穿青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呢?还有很多个民族至今没有被识别。
有穿青人这个民族吗?
没有穿青人这个民族。中国官方承认的民族有56个,并无穿青人这个民族。
穿青人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的“未识别民族”。
“穿青”这个名称主要是用来区别于称为“穿兰”的汉人,这个名称始见于清代的文献记载中。
穿青人作为“未识别待定民族”,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以“青”、“青族”或“穿青人”写上第一代居民身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仍然印着“穿青人”三字,全国火车票、机票、酒店宾馆等通行无阻。
身份证民族栏标注“穿青人”的政策依据有:
2015年《贵州省公民民族成分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22条,2015年《中国公民民族成分登记管理办法》第19条,2003年公安部118号文件《关于对贵州省革家人和穿青人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内容填写问题的批复》及1986年《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办公室会议纪要》等文件。
扩展资料:
穿青人的主要地域分布。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1954年普选登记有248000多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自报填写穿青人族称的人数约67万人,其中半数以上聚居在织金、纳雍两县,每县均超过20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承认的56戈民族:
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
以及: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和汉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穿青人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穿青人是什么族
穿青人又称川青人、穿青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个民族归属有争议的族群,不属于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名单之中。
穿青人”在有些地区亦称为“里民子”,他们并没有自称的专名,有时也称“大脚板的”。
扩展资料
“穿青”这个名称主要是用来区别于称为“穿兰”的汉人,这个名称始见于清代的文献记载中。当地各少数民族并不称他们作“穿青”,而是在汉人的名称前加个形容词,如“白汉人”、“大脚汉人”、“篙子杆汉人”、“吃荞麦的汉人”、“穿大袖子的汉人”、“当里民的汉人”等。
现今,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黔西南等地。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穿青人人口数量约六十七万人,其中半数以上聚居在织金、纳雍两县,每县均超过二十万人。
以前,穿青人妇女区别于汉族妇女的标志是没有裹脚,她们喜欢穿细耳草鞋和三节衣,梳三把头。所谓三节衣,是指两节袖的花衣服。即衣身用青、蓝两色的布拼凑而成,上节青色至腰,下节蓝色至小腿。每一层袖口均绣有云勾花边,看上去如三节连成。
最能体现穿青人文化的,除了他们标志性的衣服,还有独特的傩戏。穿青人傩戏是他们在“庆赛五显坛”的祭祀仪式中由掌坛法师和傩坛班子艺人穿插表演的傩仪戏剧和舞蹈。穿青人家家立五显坛世代供奉,祭祀五显坛的形式是“每岁或间岁酿酒杀牲,延善歌舞者至家蘸禳,跳跃如演戏状,曰庆坛”。
参考资料:人民网-穿青人不是一个民族 只是一个成员共同体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
穿青人就是穿青族,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黔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由于多次考察所遗留的疑问,穿青族暂不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其身份证上所注民族为“穿青人”。穿青人现分布于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区、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
穿青人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因自认和当地汉人有区别,传统服饰尚青色,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解放后,穿青人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例如贵州的穿青、广西的六甲等。
穿青人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的“未识别民族”。在部分穿青人的家谱、墓碑记载和传说中,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其渊源存在诸多争议,近年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
扩展资料
穿青人的习俗
1、服饰
穿青人喜穿细耳草鞋或反云勾鼻花鞋,脚扎青色绑带,穿三节衣,两节袖的滚花边大袖衣,拴腰带,戴大勾耳环,梳三把头。
2、婚俗
穿青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也保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自由。穿青人的婚俗从说亲到结婚后的回门,规矩繁多,民间通常有十八礼数之说。
3、信仰
穿青人把山魈作为图腾,在许多生产、生活用具上刻镂图像,点化浮形。把猴作为与民族相关的动物,不许随便提到,侮辱更是禁忌,否则被认为是不敬祖宗,辱没先人的行为。
关于川青族和58个民族多了哪2个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