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带薪吗(婚假带薪吗2021)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婚假是法律规定的假日,婚假工资怎么计算?
- 2、有婚假吗
- 3、婚假是带薪休假吗?
- 4、婚假带薪吗
- 5、婚假新规定 婚假到底有多少天
婚假是法律规定的假日,婚假工资怎么计算?
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80]劳总薪字29号文:职工本人结婚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假,同时还依据原劳动部一九五九年六月一日发出的(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的内容,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职工法定婚假为三天。
__同时根据《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2016修正)第十六条的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
有婚假吗
国家规定的婚假普遍是三天左右,具体情形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婚假是指当事人在结婚期间享有的带薪假期,法律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职工本人结婚,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给予5天的婚假(不含按规定应享受的晚婚假)。
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居住)的,其中的一方单位可根据在另一方所在地的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晚婚的职工,增加婚假十个工作日;晚育的妇女,增加产假二十个工作日。
增加的婚假、产假视为工作时间。晚婚、晚育的职工,所在单位可给予一次性奖励或其他福利待遇。晚育并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产假期满后可连续休假至子女一周岁止,休假期间的月工资按不低于休假前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在法律层面没有规定,只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
文件层面29号规定:婚假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此文件当时针对国营企业,通常我们都按最长3天计算。
拓展资料:婚假,主要指的是员工结婚可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员工在结婚时,用人单位给予的假期,并且在休假期间用人单位需要如数的支付其相应的工资,这是对员工的精神抚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员工的福利政策,以及对其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婚假是带薪休假吗?
法定婚假3天。婚假是属于每个公民都享有的福利,均享受婚假待遇,而男女双方是按照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话都是可以享受三天婚假的。
具体内容如下: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仅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7、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1、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结婚的必备条件如下:
1、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达到法定婚龄。法定婚龄是指法律规定的允许结婚的最低年龄;
3、符合一夫一妻制原则。
婚假带薪吗
婚假是带薪的,是有工资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法定休假、婚丧假、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所以在婚假期间的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不受到影响的。应该注意的是,婚假是法定节假日,但不等同于年假,婚假与工作年限无关。婚假是否可以补休,相关法律法规尚未作出明确解释。但可以与单位协调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婚假新规定 婚假到底有多少天
婚假就是指结婚时所享受的带薪假期,但是现在国家重新规定了婚假让很多人都郁闷了,现在婚假由以前的多变成了少,那么婚假到底有多少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婚假多少天
婚假,即劳动者本人结婚时所享受的带薪假期。根据规定,符合法定年龄结婚的(男方满22周岁,女方满20周岁)的初婚公民可以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 根据以往的法规,晚婚初婚者(男方满25周岁,女方满23周岁)可以享受15天的婚假(包含3天的法定婚假),但各地的规定有所不一,应根据当地规定。 晚婚晚育者则在三天的法定婚假的基础上增加婚假天数,一方达到则一方享受,双方达到则双方享受。增加的婚假里,工资和奖金等照发,同时不应该影响享受婚假期间其他奖金和福利。
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2月27日下午,对国务院常务会议提请审议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获得通过,明年元旦正式实施。根据中央五中全会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的部署,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取消了相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条款,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即不再延长晚婚晚育的婚假、生育假。新法还是鼓励大家按照政策生育,在晚婚晚育方面不再做限制。
对于是否还有晚婚婚假,目前尚未有定论,专家认为现在做出判断为时过早,因为各地立法机关修改对应的法规和条例还需要一段时间,那时候才会涉及具体的婚假、生育假问题。想要休婚假的新婚夫妻,建议关注晚婚假天数规定应按最新文件,此外,及时了解单位的休假制度。
另,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是连续不间断的假期,包括双休日的时间。再婚也可享受三天的法定婚假,但是不能享受晚婚假。
晚婚婚假多少天
《计划生育条例》中对晚婚的定义为,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之前政策规定,晚婚者除了能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外,还能额外增加婚假天数,一般来说为15天(包含3天法定婚假)。对于晚婚假的规定,全国各地并不一致,在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大部分省市是延长或增加婚假天数(加合关系),也有的直接规定了符合晚婚的婚假天数(包含关系)。
如:北京为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婚假;上海为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重庆为婚假5天+晚婚假10天=15天;广东为婚假3天+晚婚假10天=13天;广西东为婚假3天+晚婚假12天=15天;安徽为婚假3天+晚婚假20天=23天;河北为婚假3天+晚婚假15天=18天;湖南为婚假3天+晚婚假12天=15天;四川为婚假3天+晚婚假20天=23天;浙江为婚假3天+晚婚假12天=15天;江苏为婚假3天+晚婚假10天=13天;陕西为婚假3天+晚婚假20天=23天;新疆为婚假3天+晚婚假20天=23天;河南为婚假3天+晚婚假18天=21天。晚婚者可以向当地的相关机构咨询婚假天数。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2月27日下午,对国务院常务会议提请审议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获得通过,明年元旦正式实施。根据中央五中全会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的部署,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取消了相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条款, 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即不再延长晚婚晚育的婚假、生育假。
二婚有婚假吗
对于再婚者的婚假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有明确答复,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 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
二婚也与初婚者同样享有法定婚假三天,但二婚不享有晚婚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