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尉氏县怎么读(尉氏县怎么拼音)

2025-10-04 19:22:50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尉氏县怎么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尉氏县怎么拼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尉缭怎么读?

尉缭读音:wèi liáo

wèi:声母:w,韵母:ei,声调:第四声。

liáo:声母:l,介母:i,韵母:ao,声调:第二声。

笔顺

人物介绍:

尉缭在战国时期有两人,其中一人为魏惠王时期的隐士,另外一人是秦王嬴政时期的国尉缭。因同在战国,容易混淆。尉缭在史书所提及的一般指魏缭。

生卒年不详,战国兵家人物。魏国大梁(今开封尉氏县)人。不知姓,名缭,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尉缭子》时又称“尉缭子”,为鬼谷子弟子。

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相传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旦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

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

从《史记》的记载可知,秦始皇嬴政时代的尉缭与魏惠王时期的尉缭时间上相差近百年,故二者不可能为同一人。

兵书《尉缭子》作者存疑: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仅能证明《尉缭子》不是后人所著的伪书,无法证明该书的作者是谁。《尉缭子》兵书,依然无法判断是由魏惠王时期的隐士或是秦王嬴政时期的国尉著作,史学家众说纷纭。

洧怎么读?

洧:wěi,声母w;韵母ěi。

读音:[wěi]

部首:氵五笔:IDEG

释义:〔~川〕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尉氏县。

扩展资料

洧字组词:

1、洧水[wěi shuǐ]

古水名。即今双洎河。源出今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至西华县西入颍水。

2、洧渊[wěi yuān]

古潭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东。

洧怎么读什么意思

洧,拼音wěi,

洧,拼音wěi,生僻字。

洧:wěi,声母w;韵母ěi。

部首:氵。

五笔:IDEG。

释义:〔~川〕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尉氏县。

笔画:点、点、提、横、撇、竖、横折钩、横、横。

2、解释:

⑴形声。字从水,从有,有亦声。“有”为“以手持肉”之形,意为“肉食”。“水”与“有”联合起来表示“多鱼之水”。

⑵本义:生产鱼类的河流。说明:本字形义与“鲔”字关系密切。“鲔”本义是“肉食性鱼类”。“洧”字或可理解为“字形从水从鲔省,字音从鲔,字义是“盛产鲔鱼之水”。如果是这样理解,那也说明洧水盛产多种鱼类,因为鲔鱼是靠吃其它品种的鱼类为生的。 本百科“鲔”字条指出:“分布于长江干流,黄海、东海沿岸亦有发现,古时达汾渭盆地。”这说明,上古时代的洧水是有可能产鲔鱼的。

⑶地名,洧川,在中国河南省尉氏县。

⑷古水名,源出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县与溱水合,至西华县入颍水。

洧,水名。在郑。——《广韵》。

诗经——《溱洧》 (zhēn wěi)

河南省“尉氏县”“尉氏”二字如何发音

wèi shì。

声母:w、sh;

韵母:ei、i;

声调:四声、四声。

尉氏县位于豫东平原,属河南省开封市。东邻通许县、扶沟县,南与鄢陵县、长葛县接壤,西与新郑市交界,北与祥符区、中牟县相连。南北长40.77公里,东西宽43.76公里,总面积约1307.7平方公里,中共尉氏县委、尉氏县人民政府驻地:两湖街道。

地形地势

尉氏县地形呈西北高而东南低趋势,西部7条岗系交错,14条主脉南北起伏,最高点海拔133米(岗李乡冉家村北);西南部为海拔70米左右的高台平地;东部为黄河淤积平原,平均海拔65米左右,最低点海拔59米(永兴乡李岗村北)。

水文

境内南有双洎河、杜公河,东有贾鲁河,中有康沟河,蜿蜒东南,先后汇流出境,注入淮河。

气候

尉氏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692.3毫米。年平均日照2481.9小时。该县七十年代中期前水涝普遍,之后,渐呈干旱趋势。

洧怎么读

wěi。

“洧”,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wěi,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洧”的基本含义为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尉氏县,如洧川。洧川镇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辖镇,因处于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带而得名。

尉氏县怎么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尉氏县怎么拼音、尉氏县怎么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