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衣顺母的故事(芦衣顺母的故事简短50字)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芦衣顺母的故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芦衣顺母的故事简短50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芦衣顺母是什么意思?(详细一点,谢谢)
《芦衣顺母》是《论语·先进》中的典故,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主要内容是讲闵损(字子骞)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故事体现出闵损说话有理,忍辱负重和能严格修悟自己的美德,充分体现其宝贵的佛性,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感动。
扩展资料:
元代郭居敬《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又称为《芦衣顺母》的故事。
原文:
闵子骞兄弟二人,母卒,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翻译:
闵子骞两兄弟,自从他母亲去世后,他父亲就再娶,后母再生两个孩子。子骞为他父亲驾车,掉落辔头,父亲摸他的手,寒冷,穿的衣很单薄。父亲就回去,叫后母及孩子出来,摸孩子的手,衣穿很厚手很暖。
就对他妇人说:“我之所以娶你,实际上是为了我的孩子,现在你欺骗我,去吧,我不留你了。”子骞往前说道:“母亲在只有一个孩子单薄,母亲去了就四个孩子寒冷了。”他父亲听了不做声,而他后母也感到后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芦衣顺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衣顺母
谁知道,后母给孩子用芦苇絮做衣服的那个故事。
单衣顺母、芦衣顺母。
周闵损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两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扩展资料:
故事涉及的主人公:闵子骞。
人物生平:
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
生于鲁昭公六年,卒于鲁哀公八年,比孔子小15岁。他出身贫寒,生母又过早去世。为家境所迫,很小就从事体力劳动,经常随父亲驾车外出谋生,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后来拜师孔子,成为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以孝行名闻天下。
子骞为人极孝。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
其后求学于孔子,孔子仕鲁期间季氏曾聘请他出任费宰,闵损婉拒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如果再请我的话,我必定会去躲在汶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衣顺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闵子骞
弟子规中芦衣顺母讲的是哪个孝子
“芦衣顺母”的典故,主要讲述在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后又生两个儿子,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亲生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
一日其父驾牛车前往萧县办事,因雪大路滑,要求坐在牛车上的三个孩子下来。已经冻僵的闵子骞挪不动手脚,其父骂其懒惰,遂随手拿起木棍就打。把棉衣打破之后,发现里面填充的全部都是芦花,这才知冤枉了孩子,回家便要休了李氏。但闵子骞以德报怨,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这个故事很感人,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
关于芦衣顺母的故事和芦衣顺母的故事简短50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