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例子)

2025-06-11 07:27:15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形式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的例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四个阶段是哪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分别是以下四个: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四个阶段的特征

一、感知运动阶段

1、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

2、获得了客体永恒性。

二、前运算阶段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三、具体运算阶段

1、守恒概念形成。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撑,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四、形式运算阶段

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2、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

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

形式运算阶段特征是什么?

形式运算阶段特征:

1、儿童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皮亚杰用现代代数中的群、格等逻辑结构来刻画形式运算思维。

2、儿童习惯于形成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形式运算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区分现实性与可能性。

3、能对事件提出假设并进行解释,然后形成一个符合逻辑的假说。

4、形式运算更具有系统性。它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见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最有力的思维工具。

形式运算阶段实验:

1、看不见的磁力

试验的材料是带着8个扇形的一块大的园木板,相对的扇形在颜色相配。在相配的扇形上是数对盒子,其中一对闪着光亮的盒中装有隐藏在蜡中的磁铁。被试不知道隐藏中的磁铁,让被试解答问题:为什么中央的金属条每时每刻总指向同一对盒子而不是指向放置在园面周围的其余盒子。

为了归纳出金属条是被磁力所吸引的结论,被试必须做出假设演绎并证实演绎的正确性。假设演绎能力正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的最基本特征。

2、颜色的组合

实验出示6堆10个一组的木片,每一堆的颜色不同,要求被试找出颜色没有重复的任何一对,并穷尽全部可能的组合。指示被试设计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完整地组成15对。算是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试题。此实验是研究儿童的推理水平。

皮亚杰把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

皮亚杰把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特点: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先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到感觉运动阶段末期,婴儿形成了心里表征,掌握了语言和表象,获得了客体永存的认识。

前运算阶段:2~6、7岁

特点:产生了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前运算阶段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另一个表现被称为泛灵论,即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着情感意愿和想法。第三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特点: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了现象的束缚,获得了逻辑性。表现之一是儿童获得了守恒概念,表现之二是儿童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表现之三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属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

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

特点:与具体运算思维相比,形式运算更具有系统性。它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见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最有力的思维工具。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心理学 皮亚杰把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吸允"属于哪个阶段

1、感知觉运动阶段(0~2岁)。这时的孩子仅仅通过感觉来建立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他感知到的就认为存在,否则就认为不存在。皮亚杰对这一阶段不愿意多作关注,在他看来这一阶段的研究意义不大;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时孩子还没有建立真正的逻辑运算能力,只能学会初步的形而上学认知,所以往往显出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皮亚杰的“三山试验”就是验证这个阶段的自我认知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时孩子开始建立具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学会理性地分析事物。但是尚不能完全脱离实物凭空地进行逻辑思考,所以这时的思维表现为形象思维大过于抽象思维。这也是为什幺小学教师上课往往都需要以实物来举例,其考题也多应用题的原因;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这时的孩子开始学会抽象的运算,不需要实物也能作逻辑思考,学习进入成年人的思维模式。但是,有许多人毕生都不能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而只能停留在具象思维的阶段,这往往表现为缺乏逻辑足够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品质,按照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往往女性居多。

需要说明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在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纵向阐述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但是真正要理解日内瓦学派的精髓,需要和他的另一横向的认知理论“发生认识论”结合起来看,才能明白皮亚杰的观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处于皮亚杰所划分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三个阶段(7~12岁).。该阶段的思维有两个主要特点:①守恒性。儿童能从一个概念的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实质或本质的东西;②能进行群集运算。群集运算包括组合性、逆向性、结合性、同一性、重复性五个方面。具体运算思维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这些运算还是零散的,还不能组成一个结构的整体、一个完整的系统。

简答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他把认知发展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个大的阶段,四大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

①从出生到1个月。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

②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

③4~10个月。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

④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

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

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

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12.皮亚杰按儿童发展水平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能利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开始了守恒,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但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展。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设计幼儿大小班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方案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1)认知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

图式: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同化:主体用已有图式或认知结构把 *** 整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

顺应: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 *** 的认知过程,是图式的质变过程。

平衡:就是同化和顺应的均衡。

(2)认知发展阶段论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探索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需要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已有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语言迅猛发展,动作图示符号化,自我中心主义。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儿童发展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

前运算形式运算具体运算的区别

前运算形式运算具体运算的区别在于以下。

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从整体上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分析: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感知觉和动作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婴儿期的小孩如果想要适应环境,想要认识周围的世界,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抓或者是嘴的吸允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他们认识世界是通过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去完成的,而这里的图式指的是我们对事物的最初认识。其次,这个阶段最标志的特点是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并且是在9-12月的时候获得的,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小孩,他们认为事物是永恒存在的。

二、前运算阶段(2-7岁)进入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可以通过表象进行简单的思维,这个阶段的认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泛灵论: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切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比如和玩具说话等。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中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思维方面,只能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世界,另一个是语言方面,表现为重复,独白和集体独白。

3、思维具有不可逆、刻板性:思维的不可逆是说进行思维运算时,只能从一个方面去进行,并且在思考方面表现出刻板、不灵活。

4、不守恒:守恒是说要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守恒是说这个阶段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儿童认识不到表面特征发生变化时,其本质并不发生变化。

5、做出判断时只能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认知特征和前运算阶段的特征相反,主要有以下特点:

1、获得守恒;

2、思维具有可逆性3、进行思维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前提是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表象,也就是需要具体的经验来支撑。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个阶段的认知特征表现为思考问题不在需要借助一定具体的经验做支撑,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概念、原理、命题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并且可以进行纯符号学习,思维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区别

1、研究儿童年龄段的不同

具体运算阶段:处于皮亚杰所划分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三个阶段,年龄段是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处于皮亚杰所划分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第四个阶段,年龄段是12~15岁。

2、思维特点不同

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的思维有两个主要特点是守恒性和能进行群集运算。

形式运算阶段:主要的特点是少年能够同时对超过两种以上的变量进行处理、能够考虑到事情的发展和变化、能够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逻辑性的假设、能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适当的损期、有能力査明事物的内部一致性或逻辑联系、能够客观的分析他们自己、他人及他所处的环境。

扩展资料:

增强形式运算思维的因素

一些环境因素可以促进青少年形式运算思维的发展,并可降低他们自我中心主义的水平。首先,青少年早期的个体面临着一系列角色关系所提出的既相容又矛盾的要求。这些角色关系常是指自己身为儿女、工人、学生、朋友、约会对象、信奉宗教者和公民。

他们所承受的最直接的压力就是多种期望对他们行为的要求。身兼多种角色有利于他们形式运算思维的发展,因为他们必须在决策时考虑到自己的多重身份并进行多方面的权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具体运算阶段

                      百度百科-形式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例子、形式运算阶段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