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函谷关(灵宝函谷关号客运专线时刻表)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灵宝函谷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灵宝函谷关号客运专线时刻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函谷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函谷关在哪里
- 2、函谷关的简介
- 3、函谷关在哪里
- 4、函谷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 5、函谷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 6、函谷关现在在哪?
函谷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函谷关在哪里
1、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函谷关建于西周时期,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2、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汉关位于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位于洛阳新安县,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3、纵观中国历史中的战史,只要出现分别位于“关中”与“中原”的两股政治集团交锋时,双方必定以函谷关为争夺的第一要务。如果关中一方占据函谷关,则足以保障关中东部门户;如果中原一方占据函谷关,则关中必危。
4、春秋时期,崤山道(那时还没有函谷关一词)的险要一直在晋人掌握之中。春秋时期的秦晋两国,算得上一对冤家。公元前627年春,秦穆公不纳百里奚和蹇叔劝谏,出兵车300乘,潜行远袭郑国(都今河南新郑市)。因中途泄密,无功而返。更倒霉的是,晋国于崤山设伏,秦军全军覆没,只轮无还。
函谷关的简介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起源地。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名扬海内外。
扩展资料:
历史上函谷关发生的故事: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在合纵攻秦之战中,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进攻秦军的作战。
秦国的东向扩张和张仪的连横策略,严重威胁到东方各国。二年,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行“合纵”之策。
次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公孙衍还联络义渠国由侧背进攻秦国,配合联军。
秦送“文绣千匹,好女百人”(《战国策·秦策二》)给义渠,以缓其威胁,然后发兵于函谷关迎战。联军因各有所图,步调不一。
楚、燕两国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只有魏、赵、韩三国军队与秦军交战,被击败。联军向东撤退,至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
同年,义渠君认为秦送厚礼实是暂时策略,秦国强大终对己不利,便乘五国攻秦之机,出兵袭击秦国李帛。秦军一支仓促迎战,大败于此。
然而,这一战并未影响全局。次年(前317年),秦遣庶长樗里疾率军出函谷关反击韩、赵、魏三国联军,于修鱼大败联军,斩杀其主力韩军8.2万人。
联军再败退观泽(今河南清丰南)。秦军追至观泽再败韩军,俘虏韩将鲮(一作鲠)申差。关东诸国大为震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函谷关

函谷关在哪里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
西踞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雄关塞要。函谷关是以前的古战场,建设的最初时间是在西周。古代不少战役发生在此,比如安史之乱。函谷关地势易守难攻,所以函谷关作为军事重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流传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和历史传说。
函谷关景点介绍
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关口。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曾于此著述五千言《道德经》。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鸡鸣台、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古人王氏曰:自灵宝以西今河南灵宝县、潼关以东,皆曰桃林。自崤山以西崤山,见河南名山三崤、潼津以南,通称函谷。
函谷关景点的特点并不是自然景观,而是历史内涵,人文景观。一是整个函谷关的历史氛围很浓厚,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经过这里,特别是老子出关,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是道教的组成内容。
函谷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
函谷关,今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函谷关海拔多少米?
函谷关海拔高度352米。函谷关是历史上豫、陕间著名雄关和军事要地,豫、陕往来必经之路。函谷关村位于河南省灵宝县城东北140公里处的宏农涧河西岸。东起崤山,西至潼津,关城在谷中,山谷深险如函,故名。
原为高100米、长25公里的黄土台,北到黄河边,南接海拔2000米以上的小秦岭。战国、秦时于此设关,汉武帝时将关移至新安县东,称函谷新关,原关称函谷故关。
由于形势险要,素被称为“一夫当关,万人莫克”之地。现仅存关门。现已查清关城范围、关楼和城墙遗址及古道线路,并发现战国时期的兵器库和流水管道及汉币等大量文物;修复了太初宫、鸡鸣台、瞻紫楼等景点。
函谷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01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西踞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雄关塞要。函谷关是以前的古战场,建设的最初时间是在西周。古代不少战役发生在此,比如安史之乱。函谷关地势易守难攻,所以函谷关作为军事重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流传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和历史传说。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函谷关建于西周时期,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函谷关由于多发生战争,也有许多文人作诗写文均描写此地。所以导致函谷关文化厚重,有着悠久历史的函谷关在现在这个考古、旅游事业发达的时代,吸引着无数人慕名前往,探寻曾经的历史,感受以前的氛围,亲眼看看这个曾经被无数历史名人所抢占的地方厉害在哪里,观赏者络绎不绝。
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五国军队。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阻挡项羽进攻。无论是逐鹿中原,还是进取关中,函谷关都是入关中的重要通道,可见其重要性。函谷关还是我国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曾于此著述五千言《道德经》。
函谷关现在在哪?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另一处叫做魏关,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已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被冲末不复存在。秦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扩展资料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以《道德经》为核心的老子思想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瑰宝,以老子思想为主体的老子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函谷关一年接待游客二十余万人,旅游收入上百万。此前网上流传的质疑高达33米的镀金老子圣像,实为紫铜锻造,外度金箔,并非纯金打造。同时,也是全国唯一此种材料修建的老子圣像。”当地导游说,“包括现任道教协会会长等一批名家学者都曾来这里讲读道德经。”
现如今,函谷古道已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被列入国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也已把函谷关旅游区作为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试点景区重点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函谷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灵谷圣地洛阳函谷关
关于灵宝函谷关和灵宝函谷关号客运专线时刻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电话:18514096078
蒙ICP备20230035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