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交易可转债(分离交易可转债会计分录)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分离交易可转债会计分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分离交易可转债,它和非分离交易可转债有什么区别?
分离交易可转债是一种附认股权证的公司债,可分离为纯债和认股权证两部分,赋予了上市公司一次发行两次融资的机会。分离交易可转债是债券和股票的混合融资品种,它与普通可转债的本质区别在于债券与期权可分离交易。
2006年末出台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首次将分离交易可转债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并对其发行条件、发行程序、条款设定等方面作出较为具体的规定。
区别:
一、发行资金成本不同
两者的认股权均具有促销公司债、降低发行公司利息负担的作用,因为普通可转债本身只是一个产品,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则更近似两个产品,所以普通的可转债的发行成本通常较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要低。
二、投资者的资金量占用不同
对投资者而言,行使可分离交易可转债所附带的认股权时必须再缴股款;而普通的可转债在转换成股票时则不需要再缴纳股款,投资资金较容易控制。因此,投资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并且行权,会占用投资者更多的资金。
三、赎回条款存在与否的不同
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权证与公司债部分在上市之后分离的特征,使得发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公司无法用任何发行条款去强制或约束投资人去行权,而只能用一些策略诱使投资人提前行权。至于普通的可转债就可采用赎回条款强制投资人行使转换权利。
四、对发行人财务结构的影响不同
普通的可转债在转换股票时,公司的负债自然减少。但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即使认股权被行使,该发行公司对债券的债务也将持续至债券期满为止。。
五、行使比例不同
普通可转债在转股市,可转债的面值和转股价决定论可以转股的数量,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则依条款规定的行使比例认购新股,认股数量与债券面值无关,只与契约条款的规定有关。
六、交易形态不同
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对于发行人而言是发行两种有价证券;而发行普通可转债就是一种有价证券。
七、认股权的存续期限不同
我国即将面市的可分离交易可转债中,认股权证的存续期与较公司债的存续期要短,因此,认股权证处于价内的机会较普通可转债的权证部分要低,时间价值占认股权证价值的比重会更大。
扩展资料:
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优势:
第一,投资者可以获得还本付息,由此给发行公司的经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第二,当认股权证行使价格低于正股市价时,投资者可通过转股或转让权证在二级市场上套利,而毋须担心发行人在股票市价升高时强制赎回权证;而当认股权证行使价格高于正股市价时,投资者可选择放弃行使权证,而权证往往是发行人无偿赠予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可分离交易可转债
什么是分离交易可转债
1、分离交易可转债是债券和股票的混合融资品种,它与普通可转债的本质区别在于债券与期权可分离交易。分离可转债不设重设和赎回条款,有利于发挥发行公司通过业绩增长来促成转股的正面作用,避免了普通可转债发行人往往不是通过提高公司经营业绩、而是以不断向下修正转股价或强制赎回方式促成转股而带给投资人的损害。
2、分离交易可转债不同于通常的债券或者国债,更不同于银行存款。如果是银行存款,你可以随时终止存款提取(按照零存利息计息),但是分离交易可转债你不可以中途赎回,只能将有关权证转让予他人,或者在转成股票后转让他人。
3、普通可转债中的认股权一般是与债券同步到期的,分离交易可转债则并非如此。《办法》中规定,分离交易可转债“认股权证的存续期间不超过公司债券的期限,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不少于六个月”,为认股权证分离交易导致市场风险加大,缩短权证存续期有助于减少投机。
4、投资者可以获得还本付息,由此给发行公司的经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当认股权证行使价格低于正股市价时,投资者可通过转股或转让权证在二级市场上套利,而毋须担心发行人在股票市价升高时强制赎回权证;而当认股权证行使价格高于正股市价时,投资者可选择放弃行使权证,而权证往往是发行人无偿赠予的。
PS: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分离交易可转债:马钢股份,新钢钒,中化国际,武钢股份等。
面值都是100元,但是因为价格是在转换成股票时按照事先约定的行使价格。企业发行时的《发行公告》中明确记载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发行方式、发行价格、发行时间和申购代码等发行要素。投资者在获得这些信息以后,可以根据发行价格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申购,其申购的方式与申购新股基本相同。一般来说分离交易可转债申购价格为100元/张,每个证券账户的最低申购数量为1手,每手可获10张分离交易可转债,支付金额为1000元,超过1手必须是1手的整数倍。
分离交易可转债与普通可转债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分离交易可转债与普通可转债的本质区别在于债券与期权可分离交易。传统的可转债兼有债性和股性,而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债性和股性的分离,其流动性比普通可转债更强。也就是说,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投资者在行使了认股权利后,其债权依然存在,仍可持有到期归还本金并获得利息;而普通可转债的投资者一旦行使了认股权利,则其债权就不复存在了。
其次,分离可转债不设重设和赎回条款,避免了普通可转债发行人往往不是通过提高公司经营业绩、而是以不断向下修正转股价或强制赎回方式促成转股的发生。
再次,普通可转债中的认股权一般是与债券同步到期的,分离交易可转债则不同。分离交易可转债认股权证的存续期间不超过公司债券的期限,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不少于六个月。发行后,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分别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和权证市场交易,债券到期偿还本金和支付约定的利息;认股权证可以出售,也可以到期行权.
最后,与普通的可转债相比,其向市场传递的信息也有很大不同。由于我国可转债的条款设计使其更近似于股权融资,使得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传递的市场信息混淆,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对公司还本付息存在刚性压力,传递的债券融资信息更为明显。
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与附认股权证债券区别是什么?
1.发行成本不同,两者都有促进债券发行,降低债券利率的作用(附有认股权),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由于由债券和认股权证两部分构成,因此发行成本高。
2.分离交易可转债能够实现二次融资。一般可转债在转化为股票时,不需要再支付购股款,资金是初始购买债券的成本,只实现一次融资。分离交易可转债在行使认股权时,必须再缴纳认股款。实现了二次融资。
3.认股决定因素不同。一般可转债的认股数量,取决于可转债的面值和转股价,分离交易的可转债主要取决于认股权的规定,与债券价值无关。
4.存续期不一致。一般可转债认股权与债券存续期相同,但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权证存续期不超过债券存续期,且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不少于6个月。
5.对发行企业的负债股权结构影响不同,一般可转债执行认股后,减少发行企业负债,增加权益;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债券部分要继续存在,直至偿还。认股权行使将增加权益。
6.条件不一致。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债券不设重设和赎回条款。
关于分离交易可转债和分离交易可转债会计分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