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撤稿函(撤稿函是由媒体开具还是公司开具)

2025-09-02 02:20:5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撤稿函,以及撤稿函是由媒体开具还是公司开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水滴公司投诉自媒体,究竟发生了什么?

流传于社交媒体的一封沟通撤稿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撤稿函中,水滴公司投诉一篇题为《水滴筹,把“公益”做成“生意”,年收入超180亿》的质疑文章,称文章内容不实,要求发布该文章的公众号删稿。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撤稿函提出的投诉理由中,水滴公司明确表示自身“并非慈善公益组织”,不受慈善法监管,因此“以公益的名义”的指责并不适用于自己。

自媒体质疑水滴筹“变公益为生意”:沉淀百亿资金池 利用慈善“卖保险”

流传于社交网络中的图片显示,该沟通撤稿函由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名义发出,盖有公章,撤稿函投诉一篇名为《水滴筹,把“公益”做成“生意”,年收入超180亿》的稿件,涉及账号为微信公众号“周健野谈”。

上述稿件质疑水滴筹和水滴互助“以公益的名义”卖保险,用户在水滴筹平台捐款后,会被导流至水滴保险商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诱导购买其旗下的保险产品,导致退保损失;

稿件同时认为,水滴筹通过地推等手段,募集大量善款,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百亿级别的资金池,“沉淀了海量的资金”,利差和利息可用于开展多种经营;水滴筹提现通过率仅有“50%-60%”,导致筹款人无法获得全部善款。

“周健野谈”运营者周先生对记者表示,被投诉稿件转载自网易财经运营的“锋雳”公众号,原标题为《地推之王》。他用了现在的标题,是因为认为水滴筹就是在利用慈善“带货”。

“拿销售保险来说,用户在水滴筹捐款之后,系统会弹出各种界面,告诉你只要一元钱就能买百万元的保障,但实际上只是首月一元,后面莫名其妙就会被扣掉好多钱。”周先生对记者表示,保险本身是好事,但水滴筹先打造一个游离于保险监管之外的自主筹款平台,再利用互助者的爱心销售保险,不仅违反了监管规定,也存在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不要说个人对个人的慈善行为,就是商业众筹行为也是由非营利机构去做。因为商业组织本身就要追求盈利。”周先生认为,水滴筹就是在把“公益”做成“生意”。

水滴公司发撤稿函回应质疑:并非“慈善公益组织” 不属于慈善法募捐范畴

根据水滴筹发布的官方数据,2019年全年共有4亿用户通过水滴筹平台奉献爱心,筹集善款超过130亿元。而截止到2020年8月,水滴筹成立后的筹款总额已经突破330亿元。

伴随着筹款总额的增长,水滴公司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企查查数据显示,“水滴互助”如今已获7轮融资。36氪2020年11月24日的报道则显示,水滴公司寻求2021年一季度赴美上市,目标估值达60亿美元。

而与此同时,“扫楼筹款拿提成”、“为‘公益’殴打对手员工”舆论,以及类似此次“公益还是生意”的质疑也让水滴公司的发展备受质疑。

记者注意到,此次以水滴公司名义出具的沟通撤稿函对前述自媒体文章提到质疑一一进行了否认。撤稿函中声称,水滴筹与平安银行签署了专项资金管理协议,筹款资金直接进入专管户,和平台“自由隔离、专门管理、专项使用”,无证据证明可用作借贷、投资;

针对“无法获得全部善款”的质疑,撤稿函称,求助人在水滴筹平台所有善款均可正常提现,因此该说法属“造谣诽谤”。

值得注意的是,撤稿函中专门提及了其自身属性,称“水滴公司并非慈善公益组织”,以水滴筹为代表的个人求助工具与捐赠人在法律关系上属于民事赠与合同关系,“不属于慈善法规定的公开募捐范畴”,因此被投诉文章中“以公益的名义”属不实言论。

“公益”还是“生意”?水滴公司说法前后不一

上述沟通撤稿函所留公章为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水滴筹官网所使用名称。

1月5日下午五时许,记者拨打水滴筹官网公布的联系电话,求证上述沟通撤稿函真实性,并就水滴筹否认自身为“慈善公益组织”相关说法进行采访。

当时,水滴筹方面工作人员在记录采访问题后表示,三个小时之内会有人与记者联系回应。但截至1月6日上午发稿时,记者未获得任何回应。

事实上,尽管在网传沟通撤稿函中,水滴公司否认自己为“慈善公益组织”,但无论是水滴筹“111小善日”公益盛典还是外界公开活动中,水滴公司均广泛使用“公益”一词对自身进行定位。

2019年10月21日,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曾现身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公益慈善论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行业自律,“让互联网公益变得更严肃”。根据媒体报道,2019年11月27日,水滴筹、水滴互助还曾被壹基金评为“脱贫攻坚杰出贡献伙伴”。

“水滴公益”官网一篇名为《水滴的“创益矩阵”:“万物”皆可连接公益》的消息称:“水滴公司看似在独自做公益,实际上,已经以水滴筹和水滴公益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创益矩阵’。”该文章同时称,水滴筹和水滴公益是水滴公司旗下重要的社会责任板块,和水滴保险商城、水滴互助一起构成“病前保障+病后救助”的健康保险保障体系,为国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不过,2019年12月,水滴筹被曝光业务员“扫楼筹款”、“拿提成”,再度引发“公益变生意”的公众质疑。据中国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当时,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发公开信承认管理漏洞并致歉,表示坚持向善的初心以及免费救助大病患者的初衷未变。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困惑,认为网友将水滴筹理解成慈善公益组织是一种误解。

水滴公司被列入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 监管曾要求严格区分慈善募捐信息发布和其他信息服务

虽然水滴公司对于自身是否“公益”的表态前后不一,但对于主管部门来说,对水滴公司平台的定性和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显然非常明确。

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8年5月,民政部发布的《关于指定第二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公告》中,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水滴公益”就位列其中。

在公告中,民政部明确要求,被认定平台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规定,认真执行《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及相关互联网管理制度,遵照《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

《公告》同时强调,平台要严格区分慈善募捐信息发布和其他信息服务,自觉接受后续动态管理、行业自律管理和社会监督,保障和维护互联网慈善募捐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而根据“水滴公益”官网发布的消息,针对入选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表示,“水滴公司将不负重托、不忘初心、牢记责任、砥砺前行,携手广大公益组织与爱心用户,共同促进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您好已经刊发的文章,可以在知网上撤稿吗?有什么流程?

你好老师。发表在知网的文章能撤稿吗? 这个要跟该期刊的编辑部联系,让他们给中国知网出撤稿函。不过放心撤稿是没有费用的,关于再次投稿发表,国内普遍用的还是知网期刊,不知去哪检测,可以看看早检测。

网络恶意公关危机要怎么处理?

首先,要弄清楚事件的真正原因,了解事件发生背景、发生时间、发生范围及其他细节,以及这次事件与之前发生过的类似事件有什么不同之处等。其次,做好调查,对网络恶意公关危机的事实细节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处理。然后,要立即采取行动,及时采取措施,组织专家测评,准确识别危机,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及时根据行动来调整公关策略,确保消极情绪快速消化,缓解对当事人的损害。

再者,及时开展有效的公关宣传,以消除传播错误信息,扩大正面印象,同时及时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发表文章错误了,但中国知网上有了,可以让中国知网取消吗

发表文章错误了,但中国知网上有了,这个是可以让中国知网取消的。

首先你可以联系中国知网的客服,询问一下是需要修改,还是需要修改还是替换。

若是需要撤销,这种情况应该尽快跟该期刊的编辑部联系,跟他们讲明情况,让他们给中国知网出撤稿函。撤稿无需出额外的费用。

扩展资料:

中国知网的服务方式:

1,客户服务热线

各地办事处服务电话客户服务中心在全国各省市办事处设有专职的客户服务工程师,当用户有服务需求时,可以随时拨打当地办事处电话或服务工程师手机获取服务。

2,远程服务

远程服务是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对用户的服务质量而于开通的服务业务。远程服务是在Internet网络中,用户的CNKI镜像服务器通过远程访问工具与该公司的远程服务计算机连接。

借助屏幕共享、远程访问、文件互传等功能,由该公司的技术服务工程师操作、用户的技术工程师配合,从而迅速排除KNS(知识网络服务平台)镜像站点运转故障的服务方式。

3,上门服务

上门服务由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户服务工程师完成,上门服务包括上门培训、上门回访、上门数据维护、上门系统维护等4种形式。用户在需要工程师上门解决的故障时,可拨打服务热线或各地办事处电话来获取上门服务。

4,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主要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向广大CNKI用户提供的售后服务,网络服务的内容包括:网站客户服务区、BBS论坛的交流服务和定题咨询服务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知网

关于撤稿函和撤稿函是由媒体开具还是公司开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