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东四省(东四省是哪几个省)

2025-09-11 10:51:3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东四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东四省是哪几个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东三省和西六省是哪几个地方?

东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

西六省: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内蒙古自治区。

东三省和西六省介绍如下:

东三省,大家都知道,最北的黑龙江,中间的吉林,南边的辽宁。其实,准确的说法,是东四省。还有一个省,1955年就已经撤销了,就是著名的热河。

热河地区的核心是承德避暑山庄,级别和省略似。1928年设立热河省,辖区约有河北承德,内蒙的赤峰,辽宁阜新、朝阳一带,省会承德。热河省与黑龙江、吉林、辽宁并称为东四省。

东北三省地处中国东北,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清朝时期至今也称之为东三省。事实上在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设置行省之前,虽然是将军辖地,但“东三省”就已经是清朝对这一片区域的通称。比如《清高宗实录》中记载:“定简放东三省副都统城守尉例。论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向因风俗淳朴,地方宁谧,是以三省旗员皆放本处之人,即副都统、城守尉大员亦有简放本处者。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东四省是哪几个省

东北三省 奉天(辽宁)、吉林、黑龙江 加上中华民国时期塞外的热河省。

东四省简介:

传统意思上的东北三省奉天(辽宁)、吉林、黑龙江加上中华民国时期塞外的热河省。在1933年后,都被日本人侵略,划入傀儡政权满洲国的范围。后又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夺取了热河省,至此东北四省皆沦陷。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东北,改东北四省为九省。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热河省。原热河省所属承德市及8县划归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阳、北票等5县及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赤峰、乌丹、宁城3县及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3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四省是哪四省?

东北四省是指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旧热河省。

具体指奉天(辽宁、吉林东南部、内蒙古通辽、内蒙古兴安盟)、吉林(吉林和黑龙江东部(松花江东部以南))、黑龙江(黑龙江中西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和热河省(河北承德和辽宁义县、锦州和内蒙古赤峰、通辽)。

扩展资料: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关于撤销热河省、西康省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建议。兹决定:

一、撤销热河省,将热河省所属行政区域,按国务院建议分别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二、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

三、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为:省、直辖市二十五人至五十五人,人口特多的省,必须超过五十五人的时候,须经国务院批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四省

关东、奉天、东四省、东九省,东北的区域概念是怎样形成的?

   这里是东北

说到东北,我们习惯上称之为“东三省”或“东北三省”,通常就是指现在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适合种大豆、玉米等作物;吉林以山品出名,辽宁果蔬农杂为经济来源。

东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改革开放以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最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慢了,但也取得了不小成就。近些年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data-filtered="filtered" 电视剧《闯关东》

明代的山海关:关东(东北)区域概念的形成

近现代历史上,东北地区有一个名字可谓是人人皆知,就是“关东”。这一称谓出现在明代,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所谓的“关东”,就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等,泛称东北。而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

东北(关东)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形成一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的修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在战国时期,地处北方的燕国,为防御“东胡”内侵,始筑长城。当时,还有赵国也出于同样的目的,兴修维护自身安全的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防御北方强敌匈奴的不断内侵,集燕、赵等国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成万余里,辽东处长城以内,自无里外之分。

明朝统一全国后,先后遇到两大劲敌,对它构成了严重威胁:北方的蒙古和女真。明初修长城,主要是为防蒙古而设的防线。后期加修加固辽东长城是以防女真人为目的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徐达率部创建关城(今山海关)。山海关与一般建城的不同之处,就是把一座城同万里长城连为一体。关城背依雄峻的燕山山脉,临万顷碧波的渤海,所谓“襟连沧海枕青山”,山海关之名,即源出此义。

明朝山海关的建成对东北区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山海关恰好处于河西廊的咽喉之地,它像一把大锁,牢牢地锁住了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通道。在军事技术与交通工具不发达的三代,它的确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雄关。后来事实完全证明了这座雄关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后金在辽西徘徊了20多年,整整两代人都无法打破这座雄关的防御,只能望关兴叹,驻足却步,几度临关又几度无功而返。难怪古人称它:“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的出现,第一次把华北与东北截然分开,自此便成为两大区域的天然分界线。

   满清东三省

明代以来,东北地区有“关东”之称,清代始有“东三省”之称。清朝是满族创建的一代封建王朝。东北是它的故乡,被清朝统治者尊为“龙兴之地”,因而受到格外重视。

1634年,皇太极尊 沈阳 为 盛京 。

1644年,满清在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政权的机会,进军中原,占领北京,明帝国灭亡。

自清朝定都北京后,以盛京(沈阳)为留都,“自山海关以东,留都之地,统以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以留都总管三省一切军政庶务。“三将军”虽不是行省名,但实际上是三个行省,建置与内地所设总督、巡抚有别,具有军事管辖的性质。

尽管三将军所辖地区与今日之东三省各自所辖范围有很大差别。但三将军体制完备,奠定了当代三省的版图。

顺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故沈阳又名 奉天 。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改东北地区的军府制为行省制,遂裁撤盛京将军,设奉天省,省会为奉天府。东北三省正式设立:奉天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data-filtered="filtered" 清末东三省区划

民国:东北四省

1914年2月,中华民国 *** 设立热河特别区域,脱离直隶省直属于民国 *** 。 1928年9月17日国民 *** 正式公布将热河改为省。

1928年12月29日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通电全国,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 *** ,改变旗帜(将北洋 *** 的五色旗换成国民 *** 的 *** 满地红旗),史称东北易帜。 1929年张学良将奉天省改称为辽宁省 ,取意辽河流域永远安宁,改奉天市为沈阳市。

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热河合称东北四省。

data-filtered="filtered" 九一八之前的东北地区

data-filtered="filtered"

伪满洲国十九省

1932到1945年间,日本侵华,东北沦陷,扶植伪满傀儡政权,定都于新京(今长春)。辽宁省重新改回为奉天省。

伪满了加强殖民统治,1934年伪满政权将四省分为14个省2市1区,1938年更是丧心病狂地划分成19各省1个特别市。这十九省是:热河、吉林、龙江、黑河、三江、滨江、间岛、安东、奉天、锦州、兴安西、兴安东、兴安南、兴安北、牡丹江省、通化省、北安省、东安省、四平省。

就这样一块地方,伪满为什么要搞出这么多省呢?也许是便于封官许愿,拉拢更多的人当汉奸为其卖命吧……

data-filtered="filtered" 伪满洲国

民国东北九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 *** 考虑到管理不便,对这一对小省进行了合并,合并之后,保留了9个省,奉天省又恢复成了辽宁省。这9个省分别是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除了这9个省,还设立了3个直辖市,即沈阳、大连和哈尔滨。

这九个省中,除了兴安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呼伦贝尔市,其他8个省基本上都在今天东三省范围内。

data-filtered="filtered" 东北九省流通券

国民 *** 针对东北其特殊的经济环境,国民 *** 还发行了一种区域性流通货币——东北九省流通券,限在东北九省流通,不能在关内使用。规定东北九省流通券与法币的兑换率1:10,即流通券1元可兑换法币10元。

建国之后的东北区划

1949年4月,东北人民 *** 公布的新行政区划为6个省,即辽东、辽西、黑龙江、松江、吉林、热河。除了热河之外的5省,就是原来的东九省范围。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热河省。原热河省所属承德市及8县划归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阳、北票等5县及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赤峰、乌丹、宁城3县及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3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至此,东北被划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延续至今。(非常历史 老农)

东北三省是哪三省

东北三省是指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三省。

东北三省是是东北地区的三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因在山海关以东,故名东三省。东北三省与东北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东北三省的地形分布格局是山环水绕,被称为“白山黑水”之地。东北三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东北毗邻华北,有京、津等大都市支持。

1、黑龙江省:

黑龙江简称黑。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合计1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65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合计12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省会哈尔滨。

2、吉林省:

吉林简称吉。全省总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合计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20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16个县、3个自治县(合计6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省会长春市。

3、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全省总面积约14.57万平方千米。辖14个地级市,56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合计10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省会沈阳市。

东北三省和东北地区的区别:

东北三省范围最为明确,指的便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而东北地区本身不是行政区划,而是文化地理区域,是一个东北文化区。以行政区划来看的话,东北地区主要指元朝辽阳行省、清朝盛京总管、1947--1954年的东北人民政府。其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河北省的承德市、秦皇岛市。

东北三省和东四省的区别:

东四省是东北四省的简称。指的是中华民国时期的东北四省:奉天省(范围包括今辽宁、内蒙古通辽、内蒙古兴安盟)、吉林省(今吉林和黑龙江东部)、黑龙江省(今黑龙江中西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和热河省(今河北承德和辽宁义县、锦州和内蒙古赤峰、通辽)。东四省不仅仅比东北三省多了一个热河省,东四省中的黑吉辽远比现在的黑吉辽要大,还包括内蒙古的东五盟。新中国成立后热河省并入河北,即承德。

东北三省和东北九省的区别:

1945年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将东四省中的黑吉辽三省划分为9个省: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热河省不变。也就是说,东北九省便是将原来的东北三省每一个省分成三个省:辽宁省分为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分为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分为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此外, 除了设置9个省外,在东北还设有三个院辖市,直属于行政院,即大连市、沈阳市和哈尔滨市。

东北三省的由来:

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东北地区因为较好的工业基础及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苏联)成为了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较好发展经济,提升工业产值,建立起一套合理有效的行政区划便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首要问题。为适应时代需求,共和国在国民政府东北9省的基础上,将东北东部的兴安盟、呼伦贝尔等草原地带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余下部分另设4省7直辖市,形成东北13省的格局,并在省之上设置东北大区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东北各省。1953 年后,东北的政区再次发生变动,东北大区人民政府与7座直辖市被撤销。 1955 年,东北迎来了最后一次省级政区调整,该地区的省份由6省减少至3 省,即辽宁、吉林与黑龙江,此格局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人们口中所谓的“东北三省”。

尽管东北三省在百年间经历了数次省份、区划变迁,但无论省份区划怎样变化,对于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言,不变的永远是那个令他们为之骄傲的名字“东北”。因为这里的人民,不仅操着一口相似的方言,有着相同的风俗,更重要的是他们同这片黑土地一起经历过“闯关东”的艰辛、委身他者的屈辱、抗击侵略的悲情乃至作为共和国初期的荣光。正是这些共同经历的过往,将黑土地上的人民以“东北”之名紧紧凝聚。

东四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东四省是哪几个省、东四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